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对来稿的要求
2.1 文稿 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论著一般不超过4000字, 综述一般不超过5000字,来稿一式2份,请用小四号字,1.5倍行距。
2.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能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 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文题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等。
2.3 作者署名和单位 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单位之间以分号“;”隔开。
2.4 摘要 应用解剖、断层影像解剖、实验研究、临床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5个栏目的文章均须附有中、英文摘要,两者要文意一致,中文摘要字数以300字左右为宜。摘要请按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含主要数据)和结论(Conclusion)四层次结构写。作者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余均小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作者间加“,”。如:王锡联写为WANG Xi-lian,诸葛华写为ZHUGE Hua.
2.5 关键词 3~5个,尽量采用最新版《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所列的词。中文名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译名。未被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
2.6 中图分类号 应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论文分类号,可选1~3个,主分类号排前,分类号之间用分号“;”分隔。
2.7 脚注 置于首页左栏底,注明文章的收稿日期、课题的资助基金及编号(编号写在圆括号内),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话和E-mail)。
2.8 插图 要有自明性,即只看插图、图题不必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照片要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良好。病理和组织学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线条图用墨水笔绘在硫酸纸上,图内注字及符号须用印刷体字,勿用手写,图序贴在右下角。照片与图在文中出现处留出位置,书写图说明、图序号和图题。每幅图单占一页,集中附于文后。如系应用解剖、实验研究、临床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栏目的文稿的图内说明、图题和图注需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来表达。
2.9 表格 按统计学制表原则设计,尽量使用三线表。应有表题和序号(中、英文对照),表的内容亦应用中、英文对照表示,表内数据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并与正文相符。表中已列数据正文中不必累述。
2.10 计量单位 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如:m(质量),t(时间)。单位符号以正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如:kg(千克),m(米)。文稿的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如:‘t/h’(时间单位“小时”),‘p/kPa’(压力单位“千帕”)。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1·d-1’ 不能写为‘mg/kg·d-1’。另外40mm×20mm×30mm不能写成40×20×30mm 或40×20×30mm3; (3.2±0.6)cm不表示为3.2cm±0.6cm 或3.2±0.6cm; (χ±s)(min~max)的表示方法为(3.2±0.6)cm(2.7~3.8cm)。
2.11 统计学符号 按CT331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①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χ(中位数仍用M),② 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④ 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
2.12 数字用法 凡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值范围的表示形式:5至10应为5~10, 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 3×109~6×109或(3~6) ×109不能写成3~6×109, (50.2±0.6)%不写作50.2±0.6%或50.2%±0.6%.
2.13 参考文献 论著以10篇,综述以25篇为宜。以亲自阅读近5年的重要论著为主,提倡引用本刊文献。按文内出现先后编序,每条参考文献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识:杂志[J],专著[M],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纸文章[N],标准[S],报告[R],专利[P]。对于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其文献类型采用[A],对其它未说明的文献采用[Z],参考文献在文中引用处用阿拉伯数字置于右上角方括号内。文献书写格式见下例:
2.13.1 期刊
[1] 钟世镇, 徐永清, 周长满, 等.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学基础及命名[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9,22(1):37-39.
[2] Albin MS, Bunegin L,Duke ES, et al. Anatomy of a defective barrier: sequential glove leak detection in a surgical and dental environment[J]. Crit Care Med,1992,20(2): 170-184.
2.13.2 书籍
[1] 徐达传.实用临床骨缺损修复应用解剖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387-398.
[2] Serafin D. Atlas of Microsurgical Composite Tissue Transplantation[M]. Philadephia: B.B. Saunders Company,1996:339-358.
2.13.3 专著中析出文献
[1] 兰锡纯.心脏移植[M]//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13-516.
[2] Griepp EB. The heart[M] // Weiss L. Cell and Tissue Biology. 6th ed. Baltimore: Urban & Schwarzenberg Inc, 1988:401-402.
3 几点说明
3.1 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字数在1500字以下20元,1500字以上40元。
3.2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书,推荐书上应注明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3.3来稿一律文责自负,编委会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请作者考虑。稿件经审修决定刊登者, 按规定收版面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不拟刊登的稿件负责退还。
3.4本刊自1997年先后加入《中国电子杂志(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所付稿酬包括入网稿酬,凡不同意将稿件纳入以上数据库者,请来稿时声明。
3.5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以后可优先在本刊发表论文。
3.6稿件处理费及单位推荐书请寄:(510515)广州市同和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请勿寄个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手舟骨微创内固定解剖学基础
目的:为手舟骨微创条件下的内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86块成人干燥手舟骨,仔细观察其形态及主要血管压迹,并根据可能进行的内固定方式用游标卡尺对手舟骨的各部位进行测量,解剖4例经过灌注的手标本.结果:舟骨结节远端的厚度为(7.4±0.9)mm、宽度为(6.2±0.7)mm,高度为(10.5±1.4)mm;舟骨腰部的厚度为(12.2±1.3)mm、宽度为(9.5±1.0)mm;舟骨体部的高度为(18......
作者:章莹;尹庆水;许家军;张传森 刊期: 2004- 02
-
兔膝关节解剖学特点及在动物模型的意义
目的研究兔膝关节血管分布及关节囊附着,为兔膝关节动物模型建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解剖分离兔膝关节的动脉来源及分支、暴露兔膝关节囊的附着点.测量各动脉起始处及其在水平方向上和关节囊附着点距髌骨下极的距离.结果分布兔膝关节的各动脉距髌骨下极的距离上、下和左、右约为20mm和5mm,关节囊的上、下端和左、右侧的附着点距髌骨下极约为10mm和4.5mm.结......
作者:陈士文;路屹;陈传好;邵正仁;单增强;李成 刊期: 2012- 01
-
前路腰椎间融合后路关节突螺钉固定术螺钉应力的有限元研究
目的:建立L4,5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研究前路腰4/5椎间双枚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加后路两种关节突螺钉内固定(TLFS和TFPS)后的应力特点.方法:选择一名青年自愿者的正常腰椎,进行螺旋CT层厚0.625mm的连续水平扫描,将所得的数据以Dicom格式转入计算机,借助Mimics11.1软件,建立L4,5节段的几何模型.将几何模型转入Simpleware2.1软件,同时将螺钉和cag......
作者:敖俊;靳安民;方国芳;冯伟;张辉;于博;薛忠林 刊期: 2008- 04
-
经外侧裂入路行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解剖和技巧
目的:为经外侧裂行基底节区高血压手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和手术技巧.方法:15例头颅湿标本,模拟手术入路观察外侧裂区解剖结构和相互毗邻关系并进行手术人路研究.结果:视辐射分前、中、后3束,前束覆盖颞角前尖端顶壁和侧壁,中束在颞角上壁和侧壁,前束和后束从外侧膝状体发出后向前卷曲,而后束离开外侧膝状体后终止于距状沟上岸没有向前的卷曲,后束走行于侧脑室下角的外侧壁,这样视辐射纤维存在于脑侧面的颞角的顶......
作者:李平;徐达传 刊期: 2007- 01
-
小肠并结肠异位1例
在结肠肿瘤诊治过程发现小肠、结肠异位1例,为解剖学资料的收集与积累,以期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现针对其解剖变异,报道如下.患者蔡某,男,68岁,反复腹部胀痛3个月,发作时上腹部可扪及约拳头大小肿物,自行揉搓后肿物可消退,伴大便量减少,排便不畅.外院腹部CT提示结肠肝曲占位合并不全性肠梗阻;盲肠及回肠末段转位.肠镜进镜至乙状结肠降结肠交界处,患者肠腔固定、扭曲明显,无法顺利进镜.入住我院后查全腹部......
作者:洪绍昆;杨声坪;江翰;张思宇 刊期: 2017- 02
-
胆总管变异1例
胆道系统是指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输送至十二指肠的管道.一般分为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两部分,两者之间没有确切的分界.......
作者:努尔买买提·巴哈夏尔;董建江 刊期: 2008- 05
-
用头皮针行小儿胸骨穿刺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
目的:为头皮针小儿胸骨穿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HTSS〗在30例小儿尸体上解剖观测了胸骨的形态、内部结构及毗邻关系.结果:小儿胸骨柄体共长(8.95±1.22)cm;胸骨柄长(2.50±0.75)cm、中1/2处宽(3.04±0.96)cm、厚(10.1±4.1)mm;胸骨体长(6.43±1.03)cm、胸骨体宽(1.81±0.58)cm、厚(6.14±1.90)mm.胸骨的骨松质呈网眼状,中......
作者:牛松青;薛延军;徐香馨;张振有;彭东 刊期: 2001- 04
-
后交通动脉开放与椎动脉颅内段发育间关系的MRA研究
目的探讨后交通开放情况与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5例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体检者.观察双侧椎动脉发育与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情况,测量椎动脉颅内段管径及后交通动脉的长度与管径,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①右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占39.13%(45/115),缺如占0,87%(1/115),左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占15.65%(18/115),双侧椎动脉同时发育不良占2.61%(3......
作者:陈莉;吕发金;姚开情;李剑秋;勒都晓兰 刊期: 2012- 02
-
膝骨性关节炎内侧半月板径向移位研究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是骨科常见病,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有关其病理变化多集中于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滑膜炎等,而关于半月板径向移位的病理变化还未引起临床上足够重视.......
作者:金合;刘玉新;李金松 刊期: 2005- 03
-
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相关筋膜平面的解剖观察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切除术相关筋膜的解剖学特点和外科平面的鉴别方法.临床资料和方法:2003~2004年南方医院普通外科施行的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15例,病例均为左半结肠癌.对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后外侧、中线侧和直肠后外侧相关筋膜的解剖特点和镜下定位标志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在乙状结肠第一曲外侧缘肠壁与左侧腰大肌筋膜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粘连带,它是左侧Toldt's线的尾侧端点.左半结肠系膜后外侧存在肾前......
作者:李国新;丁自海;张策;黄祥成;钟世镇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More >
- 1 异常膜性结构与阑尾异位
- 2 前床突的显微外科解剖
- 3 肝肾胰十二指肠联合切取及修整的技术改进
- 4 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 5 计算机模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 6 手部A2滑车的解剖学及Ⅱc亚区内肌腱的滑动
- 7 先天性桡尺近侧关节融合1例
- 8 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 9 电刺激排尿中圆锥部完全性骶部去传入的解剖学研究
- 10 小儿美克尔憩室系膜裂孔致腹内疝1例
- 11 髌股关节形态学与髌骨软化症之间相关性研究
- 12 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前界扩大的改良及其临床应用
- 13 蛋白基因产物9.5与神经丝蛋白标记瘢痕神经效果的比较
- 14 右位胸主动脉变异1例
- 15 利用下腹壁反射重建膀胱功能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16 直肠系膜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17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和DHS内固定术疗效的临床研究
- 18 肘管的应用解剖研究
- 19 左结肠癌急性梗阻解剖特点及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灌洗的应用
- 20 正常青年人群腕管正中神经MRI成像的断层解剖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