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介绍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本刊栏目设置
应用解剖、畸形与变异、断层影像解剖、实验研究、临床生物力学、临床研究、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对来稿的要求

  2.1 文稿 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论著一般不超过4000字, 综述一般不超过5000字,来稿一式2份,请用小四号字,1.5倍行距。

  2.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能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 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文题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等。

  2.3 作者署名和单位 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单位之间以分号“;”隔开。

  2.4 摘要 应用解剖、断层影像解剖、实验研究、临床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5个栏目的文章均须附有中、英文摘要,两者要文意一致,中文摘要字数以300字左右为宜。摘要请按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含主要数据)和结论(Conclusion)四层次结构写。作者姓前名后,姓全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余均小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作者间加“,”。如:王锡联写为WANG Xi-lian,诸葛华写为ZHUGE Hua.

  2.5 关键词 3~5个,尽量采用最新版《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所列的词。中文名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译名。未被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

  2.6 中图分类号 应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论文分类号,可选1~3个,主分类号排前,分类号之间用分号“;”分隔。

  2.7 脚注 置于首页左栏底,注明文章的收稿日期、课题的资助基金及编号(编号写在圆括号内),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话和E-mail)。

  2.8 插图 要有自明性,即只看插图、图题不必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照片要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良好。病理和组织学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线条图用墨水笔绘在硫酸纸上,图内注字及符号须用印刷体字,勿用手写,图序贴在右下角。照片与图在文中出现处留出位置,书写图说明、图序号和图题。每幅图单占一页,集中附于文后。如系应用解剖、实验研究、临床生物力学和临床应用栏目的文稿的图内说明、图题和图注需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来表达。

  2.9 表格 按统计学制表原则设计,尽量使用三线表。应有表题和序号(中、英文对照),表的内容亦应用中、英文对照表示,表内数据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并与正文相符。表中已列数据正文中不必累述。

  2.10 计量单位 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如:m(质量),t(时间)。单位符号以正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如:kg(千克),m(米)。文稿的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如:‘t/h’(时间单位“小时”),‘p/kPa’(压力单位“千帕”)。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1·d-1’ 不能写为‘mg/kg·d-1’。另外40mm×20mm×30mm不能写成40×20×30mm 或40×20×30mm3; (3.2±0.6)cm不表示为3.2cm±0.6cm 或3.2±0.6cm; (χ±s)(min~max)的表示方法为(3.2±0.6)cm(2.7~3.8cm)。

  2.11 统计学符号 按CT331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①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χ(中位数仍用M),② 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④ 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

  2.12 数字用法 凡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值范围的表示形式:5至10应为5~10, 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 3×109~6×109或(3~6) ×109不能写成3~6×109, (50.2±0.6)%不写作50.2±0.6%或50.2%±0.6%.

  2.13 参考文献 论著以10篇,综述以25篇为宜。以亲自阅读近5年的重要论著为主,提倡引用本刊文献。按文内出现先后编序,每条参考文献文题后加文献类型标识:杂志[J],专著[M],学位论文[D],论文集[C],报纸文章[N],标准[S],报告[R],专利[P]。对于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其文献类型采用[A],对其它未说明的文献采用[Z],参考文献在文中引用处用阿拉伯数字置于右上角方括号内。文献书写格式见下例:

  2.13.1 期刊

  [1] 钟世镇, 徐永清, 周长满, 等.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学基础及命名[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9,22(1):37-39.

  [2] Albin MS, Bunegin L,Duke ES, et al. Anatomy of a defective barrier: sequential glove leak detection in a surgical and dental environment[J]. Crit Care Med,1992,20(2): 170-184.

  2.13.2 书籍

  [1] 徐达传.实用临床骨缺损修复应用解剖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0:387-398.

  [2] Serafin D. Atlas of Microsurgical Composite Tissue Transplantation[M]. Philadephia: B.B. Saunders Company,1996:339-358.

  2.13.3 专著中析出文献

  [1] 兰锡纯.心脏移植[M]//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13-516.

  [2] Griepp EB. The heart[M] // Weiss L. Cell and Tissue Biology. 6th ed. Baltimore: Urban & Schwarzenberg Inc, 1988:401-402.

  3 几点说明

  3.1 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字数在1500字以下20元,1500字以上40元。

  3.2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书,推荐书上应注明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3.3来稿一律文责自负,编委会有权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请作者考虑。稿件经审修决定刊登者, 按规定收版面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不拟刊登的稿件负责退还。

  3.4本刊自1997年先后加入《中国电子杂志(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所付稿酬包括入网稿酬,凡不同意将稿件纳入以上数据库者,请来稿时声明。

  3.5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以后可优先在本刊发表论文。

  3.6稿件处理费及单位推荐书请寄:(510515)广州市同和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请勿寄个人。


期刊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往期文章
  • 腰大肌作用与腰曲关系的动态下X线片研究

    目的:探讨腰大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腰曲形成的关系.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8例,分别以站立位及端坐1h后摄侧位X线片,进行腰椎长短对照,并以站立位及步行(跨步)位摄正位、侧位X线片对照.结果:端坐1h后较原站立位侧位X线片显示短缩,平均为1.2cm,跨步位显示腰椎向同侧旋转,同时腰曲加大.步行带动腰椎向前弯曲并随左右下肢运动而旋转、侧弯,其主要作用力来自腰大肌.结论:腰大肌的伸缩是腰曲形成和改变......

    作者:韦以宗;桂清民;孙永章;韦春德;韦云锋;高尚 刊期: 2005- 06

  • 头颈部静脉变异1例

    笔者在解剖1具男性(约40岁,身长160cm)尸体标本时见其左侧头颈部静脉变异(图1).查相关文献,发现此变异罕见,现报道如下:此标本左侧颞浅静脉(外径为3.0mm)和上颌静脉(外径为5.0mm)在下颌颈后方汇合成下颌后静脉(外径为4.0mm),其沿下颌支后缘向下走行2.6cm后,在下颌角后方0.5cm处可见枕静脉(外径为1.0mm)以100°夹角注入下颌后静脉.下颌后静脉继续下行0.8cm,在下......

    作者:晁芳;杨泽垠;蔡理;许楠;孔维云;陈英杰 刊期: 2011- 06

  • 中国数字人数据集三维重建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探索适合于中国数字人数据集特点的图像配准,彩色图像分割以及三维重建方法.方法:首先基于中国数字人连续断层图像的4个定位杆坐标值,对断层图像进行射影变换,消除其射影失真.纠正失真后再将断层图像根据第一个定位杆的质心坐标值裁剪成大小一致的断层图像.其次使用photoshop中knockout滤镜,完成断层图像的分割.后使用mimics软件完成三维重建.结果:建立了中国数字人女1号髋部骨骼肌精确的......

    作者:苏秀云;裴国献;李鉴轶;赵卫东;金丹 刊期: 2008- 02

  • 正常成人门腔间隙前后径的CT测量研究

    目的:运用CT技术,对成人门腔间隙(PCS)的前后径进行测量并探讨及其解剖学特点。方法收集41例行腹部增强CT扫描而无腹部病变的病例,分别测量、记录:PCS的起始端、终末端和肝脏尾状叶下缘平面的门腔间隙前后径的小值;取脐部正中水平轴位CT图像,测量、记录脐部脂肪层厚处的厚度。结果门腔间隙的起始端、终末端和肝脏尾状叶下缘平面的门腔间隙前后径的平均小值分别为0.427、0.529、0.344cm。门腔......

    作者:王倩倩;王雅琴;杨春波;董鹏 刊期: 2016- 05

  • 副肾动脉定义商榷

    副肾动脉又称肾副动脉,为功能性终末血管,为血管介入及腹腔镜手术等领域涉及的重要结构.随着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增加,左肾因静脉较长和手术相对容易常被优选,但是左侧副肾动脉发生率高于右侧~([1]),副肾动脉现已成为亲属肾移植术前评估的重要内容.笔者在阅读国外文献中发现国内外定义差别较大,所以明确两种定义的不同在学术交流及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现综合归纳分析如下:......

    作者:张际青;张小东 刊期: 2010- 01

  • 儿童肘部的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

    目的:为临床儿童肘部疾病的断层解剖影像学检查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18侧不同年龄儿童尸体肘部标本经X线摄片后,制作水平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标本,观察各断面解剖结构和关系,并与成人断面解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儿童肘部各断面的解剖结构和排列关系类似成人,但儿童肘部软骨性成份较多,年龄越小,软骨性比例越大.结论:①X线片对软骨性结构的显示不能提供帮助;②儿童肘部的断层解剖由于骨骺发育的不同阶段而有别于......

    作者:张敬东;彭明惺;刘利君;廖世华;彭庆恩 刊期: 2003- 01

  • 人脂肪源干细胞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界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脂肪源干细胞(humanadipose-derivedstemcells,hASCs)能否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界面的愈合。方法将30只体重2.0~2.5kg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取同侧半腱肌作为供体肌腱,建立单侧下肢前交叉韧带重建动物模型,实验组和对照分别在胫骨和股骨隧道中注射hASCs或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后2、4和8周取材,收集胫骨-移植韧......

    作者:陈平;曲戎梅;韩忠宇;杨宇超;尹玉琨;田京;张力 刊期: 2016- 06

  • 鼻腔外侧壁相关结构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鼻腔外侧壁重要解剖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鼻腔外侧壁相关解剖结构.结果蝶腭动脉是供应鼻腔外侧壁的主要动脉,经过蝶腭孔时分为鼻后外侧动脉及鼻中隔后动脉两支.80%(24侧)鼻后外侧动脉从蝶腭动脉下方发出,20%(6侧)从蝶腭动脉上方发出,分出处位于筛骨嵴后方.鼻中隔后动脉有86.7%(26侧)在......

    作者:纪振华;邓彬华;彭浒;彭渝;刘环海;万安云;刘海斌;万锋;朱秋蓓 刊期: 2013- 06

  • 膝内侧稳定结构的解剖特征与软组织平衡的关系

    目的:观测国人膝内侧结构解剖学特点,为膝关节置换术中内侧结构软组织平衡的松解策略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80例固定及20例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解剖观察内侧结构的组成及其位置与形态学特点.结果:膝关节内侧面支持结构包括内侧副韧带复合体和半膜肌复合体等结构,可分为3层.内侧副韧带复合体包括内侧副韧带(medialcollateralligament,MCL)深、浅两层,可分为前纵部和后斜部两部分.M......

    作者:余正红;蔡胥;李鉴轶;钟世镇 刊期: 2009- 04

  • 跟骨及其周围结构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跟骨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30侧干燥跟骨标本分3组分别从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剖开,观察跟骨骨小梁排列.解剖13例26侧成人足部标本,观察跟骨周围的肌腱、血管、神经走行,以及关节囊和韧带的附着.对其中3侧新鲜足标本分别以红黑墨水灌注胫后动脉及腓动脉,观察跟骨及其足部皮肤的血供状况.结果:跟骨骨小梁的分布特点为内、后、上致密,外、前、下稀疏.胫后动脉主要......

    作者:梅炯;俞光荣;朱辉;祝晓忠;李广君;倪之挺 刊期: 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