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7年第4期文章
  • 基于鼻内带蒂组织瓣蝶腭动脉的解剖研究

    目的研究蝶腭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特征,为临床获取鼻内黏膜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10具(20侧)成人尸颅标本在在手术显微镜下对蝶腭动脉及其分支鼻后中隔动脉和鼻后外侧动脉进行观测.结果蝶腭动脉是鼻腔的主要供血动脉,在出蝶腭孔前或后分为鼻后中隔动脉和鼻后外侧动脉,鼻后中隔动脉在蝶窦前壁分成两支,主干或上支到蝶窦开口的距离为(3.95±0.74)mm,主干或下支距离后鼻孔的短距离为(8.96±1.69)m......

    作者:华顺德;杨少春;黄骏;易仁辉;丁观福;罗穆云 刊期: 2017- 04

  • 两种联合入路处理颈静脉孔区沟通性肿瘤的应用解剖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远外侧髁旁联合部分经髁入路与迷路下联合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为颈静脉孔区沟通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16具成人尸头镜下模拟两种联合入路,比较两种联合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暴露范围及相关解剖学标志,同时观察寰椎横突磨除后对颈静脉孔区颅外段的暴露情况.结果两种联合入路均可显露颈静脉孔区颅内段及有限的颅外段,但远外侧髁旁联合部分经髁入路有利于暴露颈静脉孔后内侧区域,而迷路下联合枕下乙状......

    作者:徐领领;王玉海 刊期: 2017- 04

  • 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

    目的解剖观测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新鲜成人足标本8只,分别经足背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趾足底固有动脉弓的出现概率,位置及其口径,趾端动脉弓发出的弓上动脉的起始部位,走行方向,分支数目及血管口径情况.结果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恒定,动脉弓的外径为0.5~0.8mm,平均外径为0.64mm,动脉弓距趾端的距离为9.5~13.0......

    作者:唐林峰;巨积辉;刘跃飞;周荣;胡昌庆;杨开航;郭全伟;侯瑞兴 刊期: 2017- 04

  • Ⅰ型腰骶移行椎与正常第5腰椎的形态学比较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Ⅰ型腰骶移行椎与正常第5腰椎椎体的形态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Ⅰ型腰骶移行椎和正常第5腰椎标本各60例,观测:椎体上下终板前后径、横径;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及其前/后高比值;椎弓根纵、横径.统计学分析并进行f检验.结果Ⅰ型移行椎与正常第5腰椎相比,椎体上、下终板前后径及横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椎体的上、下前后径大1~2mm,上、下横径大2~3mm,前高大0......

    作者:杜心如;杜瑞勇 刊期: 2017- 04

  • 骨间背侧神经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其肌支的解剖学特征,为体表定位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30具成人防腐尸体的60侧上肢骨间背侧神经及其肌支,观察骨间背侧神经的行程与神经分叉点,测量分叉点分别至肱骨外上髁(LHE)、桡骨Lister结节(LTR)、尺骨茎突(SPU)的距离等参数,通过三圆交汇法及神经分段法来确定神经的体表位置.结果骨间背侧神经在发出指伸肌支、小指伸肌支及尺侧腕伸肌支后,主干有4个主要分叉点(......

    作者:孙斌;夏玉军;李俊杰;孔祥全;王曙光;金利新 刊期: 2017- 04

  • LSCI检测不同缺血期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过程脑血流的影响

    目的考察不同缺血期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过程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通过激光散斑成像技术(LSCI)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不同栓塞时间后,对再灌注过程中脑血流的影响,并对再灌注过程中的低灌注状态、无复流现象、血流流速及管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h的栓塞后,大鼠脑部血流量趋向低灌注状态,约为栓塞前血流基值的(35±10)%;栓塞时间越长,无复流现象越多;在再灌注期间,缺血2h组的血流比0.5h组的低灌注水平低10......

    作者:田智慧;廖卫国;余健烨;王利胜 刊期: 2017- 04

  • 二甲双胍通过AMPK信号通路对小鼠骨关节炎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小鼠骨关节炎及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切除小鼠右膝关节的内侧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造模骨关节炎,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二甲双胍(2mg/kg/d)而对照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干预治疗8周,通过HE、番红O-快速绿切片染色和Micro-CT观察关节结构变化,进行Mankin评分评估关节炎严重程度,通过WesternBlot检测各组关节软骨AMPK、mTOR的活性及自噬程度......

    作者:谭清梅;杨诚;廖坚文;邹庆宝;黄爱军;林莉;张从新 刊期: 2017- 04

  • 氯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7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氯喹(CQ)20、40、60mg/kg组,每组15只.应用线栓法使右脑中动脉栓塞(MCAO),栓塞2h.3个药物组于栓塞后立即腹腔注射CQ20、40、60mg/kg,其余各组注射2ml0.9%氯化钠.再灌注24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判断模型是否制作成功,采用......

    作者:肖学进;李丹丹;梁佳;李霞;秦书俭;包翠芬 刊期: 2017- 04

  • 樟芝酵素对苯丙胺致PC12细胞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樟芝酵素对苯丙胺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利用PC12细胞模型,设置对照组,3.5mmol/L苯丙胺组和3.5mmol/L苯丙胺+樟芝酵素组.(1)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2)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3)通过Westemblot分析Caspase-3的变化;(4)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结果(1)苯丙胺损伤了PC12细胞的结构,导致细胞......

    作者:池丹璐;孙煜;潘三强 刊期: 2017- 04

  • 缝线锚钉结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修复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断裂

    目的评估缝线锚钉结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修复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临沂市人民医院对收治的21例单侧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断裂患者,采用缝线锚钉结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行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修补缝合术.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16~68岁,平均33.3岁;左侧15例,右侧6例;运动损伤13例,碰撞损伤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h~7d,平均2.1......

    作者:冯志;姜良斌 刊期: 201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