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胸椎上关节突基底外1/3点为椎弓根进钉点的应用解剖
目的:研究胸椎上关节突基底外1/3点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为胸椎椎弓根穿钉提供一种新的定位方法.方法:选取45具成人干燥骨标本(男25具,女20具),测量胸椎上关节突基底外1/3点至相应椎弓根上缘、下缘、中轴线垂直距离,至内缘、外缘、中轴线水平距离,适内倾角度、适尾倾角度、大内倾角度、大尾倾角度.据测量结果设置穿钉参数,在5具尸体上模拟穿钉,CT评价螺钉位置.结果:各组长度、角度之性差比较无显著统计......
作者:崔新刚;张佐伦;丁自海;孙建民;袁泽农 刊期: 2006- 01
-
尾状核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方法获得尾状核空间形态、位置的解剖学资料,为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案制订和手术操作导航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20岁左右无脑部病变的男性整尸一具,整颅低温下连续水平磨片、摄片,获得连颅的脑图像,通过计算机分割、重建.结果:获得三维空间图像,核团的境界、质心坐标值、体积和表面积.结论:计算机重建后的尾状核三维形态与位置对脑的立体定向手术有参考价值.......
作者:卢洪煊;林支付;楼佳庆;田菊霞 刊期: 2006- 01
-
手内在肌的血供与肌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
目的:研究手内在肌的血供为肌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红色乳胶灌注的上肢标本20侧,解剖并观测手内各动脉的起始部位,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等.(2)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10具,解剖取下各手内在肌,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Image对X线影像进行分析处理,观测营养动脉在肌内的分布、分型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等.结果:18块手内在肌共有(......
作者:楼新法;梅劲;杨大平;唐茂林 刊期: 2006- 01
-
环状软骨板-椎体间距的影像解剖学观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板-椎体间距的正常值.方法:取60例(男、女各30例)成人无骨赘头颈部正中矢状断面标本,用游标卡尺测量环状软骨板至颈椎体的距离.随机选取60例(男、女各30例)在校正常大学生的头颈部侧位X线片进行环状软骨板-椎体间隙的X线测量.结果:尸体标本上环状软骨板与颈椎体之间的距离:环状软骨板上缘:男(6.66±0.81)mm,女(5.74±0.37)mm;环状软骨板中部:男(5.57±0......
作者:孟庆兰;王宏桥;刘丰春 刊期: 2006- 01
-
螺旋CT三维重建成人髋关节周围血管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螺旋CT应用于正常人体髋关节周围血管研究的可行性,观察重建髋关节周围血管一般形态及分布规律.方法:16例正常受试者经肘正中静脉注射造影剂后,使用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盆腔扫描,图像采集后经表面显示法(shadedsurfacedisplay,SSD)、容积法(volumerendering,VR)和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技术重建髋关节周......
作者:原晓景;徐达传;高成杰;李立新 刊期: 2006- 01
-
髋臼软骨下骨的解剖形态学研究
目的:定量分析人体正常髋臼软骨下骨的曲面形态,探讨其解剖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非接触式的激光扫描,运用逆向工程技术,重建髋臼软骨下骨的三维曲面.依据数学的曲面理论,定量分析其曲面类型与曲率分布变化规律;运用计算机优化拟和算法,通过匹配误差分析,验证分析结果.结果:对53例髋臼软骨下骨曲面的测量与统计后发现,髋臼的软骨下骨曲面是一个旋转椭圆型曲面,其长轴平行于髋臼的冠状轴,长度为(27.22±0.3......
作者:顾冬云;戴尅戎;张素;陈亚珠 刊期: 2006- 01
-
经股动脉至冠状动脉插管的应用解剖观测
目的:为动脉造影术以及对病变脏器进行化学治疗时的导管插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不锈钢尺测量从股动脉起始处至冠状动脉起始处全程中主动脉各主要分支的距离;用游标卡尺测得各动脉起始部的外径.结果:从左、右股动脉起始处,经髂外动脉、髂总动脉终到左冠状动脉起始处之间的长度分别为(68.9±4.2)cm和(69.0±3.9)cm;到右冠状动脉起始处之间的长度分别为(68.3±4.0)cm和(68.5±3.6......
作者:戴正寿;李瑞锡;李大伟 刊期: 2006- 01
-
颈内动脉床旁动脉瘤对侧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目的:为经对侧手术入路治疗颈内动脉(ICA)床旁动脉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5例成人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经对侧额颞入路模拟进行ICA床旁动脉瘤手术.暴露对侧ICA眼段、床段及其分支,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参数A和B以评估视交叉前池的大小.结果:在所有15例标本(共30侧)上,对侧ICA眼段和床段及垂体上动脉均被满意暴露.在14例标本(共28侧)上暴露了对侧眼动脉(OA)起始点.参数A和B分别为......
作者:孙晓峰;阚志生 刊期: 2006- 01
-
全直肠系膜切除相关盆自主神经的解剖学观察
目的:阐述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相关盆自主神经的局部解剖学特点,探讨盆自主神经保留的部位和对策.方法:对20具男性盆腔固定标本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腹主动脉丛远离肠系膜下动脉起点;上腹下丛贴近骶岬表面;腹下神经部分毗邻输尿管;盆内脏神经伴行直肠中动脉外侧部;下腹下丛位于直肠系膜后外侧;其直肠侧支走行于直肠侧韧带内,直肠前支向前穿过Denonvilliers筋膜后叶;勃起神经位于Denonvilliers筋......
作者:张策;丁自海;李国新;黄祥成;钟世镇 刊期: 2006- 01
-
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后逐层显示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后三维重建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8例下肢、1例颈部扫描病人进行三维重建,CT机为GE公司LightSpeed16螺旋CT,重建采用GE公司三维重建软件.重建后调整CT值域值逐层显示病人解剖结构.结果:9例病人在去除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均能清晰显示肌肉组织,增强扫描还能清晰显示肌肉与知名大血管的毗邻关系,在去除肌肉后能清晰显示骨骼结构,并能多方位观察......
作者:胡罢生;张雪林;周锋;昌仁民;林昂如;陈斌;谭欢庆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先天性髋关节臼侧缺如并股骨头颈未发育畸形全髋关节置换1例
- 2 肩胛骨上角区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 3 冠状动脉变异1例
- 4 胆囊床血管的超声和应用解剖学研究
- 5 地塞米松诱导的危重病性肌病大鼠骨骼肌p62和泛素的表达
- 6 单心房合并体静脉畸形引流1例
- 7 旋肱后血管为蒂肱骨骨膜瓣移位的应用解剖
- 8 用雕刻法制作人内耳膜迷路铸型标本
- 9 桡神经浅支皮下段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 10 大鼠原位与异位肾移植三维数字化构建方法的初步研究
- 11 健康育龄女性盆腔静脉MRI研究
- 12 头静脉与贵要静脉伴行汇合注入腋静脉1例
- 13 缝线锚钉结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修复股四头肌腱髌骨止点断裂
- 14 不同段脐带静脉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 15 迷路后径路内镜下行脑桥小脑三角区手术的解剖学研究
- 16 成人海马标本横断面图像与正常活体MRI的对比研究
- 17 两种颈椎前路手术致吞咽困难的比较研究及护理
- 18 桡动脉掌浅支蒂腕横纹皮瓣的应用解剖
- 19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股前内侧穿支血管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 20 甲状腺假被膜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