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面神经在颞骨内改道以延长其可利用长度的应用解剖
目的:探讨将面神经在颞骨内改道,以延长面神经颅外段(总干)可利用长度,解决颌面部外科手术中面神经总干长度不足问题.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0例(4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部标本进行解剖,观测面神经在颞骨内改道后颅外段延长的可利用长度.结果:①仅作乳突段向外耳道后壁及向颞骨浅面改道,可延长面神经总干长(7.1±0.3)mm.②鼓室段及乳突段联合向外耳道后壁及向颞骨浅面改道,可延长面神经总干长(1......
作者:韦培湧;吴建中;涂良携;姜苏明;刘金生;陈学群 刊期: 2005- 01
-
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的解剖学基础
目的:为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防腐固定标本和5例新鲜标本,解剖观察眶上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毗邻,分析其分布特点及预防损伤的手术方法.结果:①按分布区域和解剖层次,眶上神经可分为外侧支(深支)、内侧支(浅支);②外侧支包含眶上神经主干和多数分支,以2~3支从眶上孔发出,或以单一束支从眶上孔发出,在走行过程中逐渐发出2~3支.67.7%的内侧支为细小分支,22.3%为单一束......
作者:崔林;金正元;金德山 刊期: 2005- 01
-
乙状窦后进路内窥镜手术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乙状窦后进路相关内窥镜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30例干颅骨表面标志位置关系,准确定位乙状窦后进路骨窗;利用10具甲醛固定成年头标本模拟内窥镜下乙状窦后进路,验证其可行性.结果:(1)以星点至乳突点连线中点为中心作直径2.0cm的骨窗适于暴露桥脑小脑角区结构;(2)内镜下乙状窦后进路可在尽量减少压迫小脑的情况下充分暴露桥脑小脑角区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结论:精确定位乙状窦后进路骨窗能够......
作者:夏寅;李希平;韩德民 刊期: 2005- 01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正常成年人胼胝体性别差异的初步研究
目的:描述正常成年人胼胝体的微结构特征,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对其微结构评价的价值.方法:对61例健康成年人(20~30岁:男30例,女31例)行脑部常规MRI和DTI扫描,DTI使用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在基底节层面,选定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为兴趣区,测量部分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anisotropy,FA)并做......
作者:凌雪英;王秀河;刘斯润;宿宝贵;黄力 刊期: 2005- 01
-
下颌骨血供及血管构筑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下颌骨血供及其血管构筑,为下颌骨截骨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15例新鲜头颈部标本,其中8例经颈总动脉注入红色过氯乙烯填充剂,经腐蚀后制成头部血管铸型标本;2例去除部分内侧骨皮质,显示下牙槽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其余5例注入5%明胶墨汁,经脱钙、漂白、乙醇梯度脱水和二甲苯透明后,用水杨酸甲酯继续透明和保存,观察下颌骨膜和骨内的血管构筑.结果:下颌骨内部主要由下牙槽动脉供血;下颌骨表面及骨膜则......
作者:廖进民;王兴海;李忠华;刘畅;洪辉文;吴坤成;钟世镇 刊期: 2005- 01
-
以腓骨短肌腓浅血管为蒂腓骨短肌皮瓣逆行转位术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远端蒂腓骨短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20例(40侧)尸体下肢标本,对腓浅神经、腓浅血管及腓动脉腓骨短肌的营养肌支进行解剖观测,并在3例下肢动脉灌注标本上观察腓动脉及其分支与周围血管吻合情况.结果:(1)腓浅血管、腓浅神经至小腿中下部走行于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间隙中,而后下行于腓骨短肌筋膜表面,在外踝上(10.2±1.9)cm浅出皮下.(2)腓动脉在腓骨中部发出数支弓状动脉,沿途......
作者:罗滨;丁自海;徐达传;王兴海;李泽龙 刊期: 2005- 01
-
正中神经返支卡压及易损伤部位的解剖学基础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术后大鱼际功能恢复不良的原因与返支易损伤部位.方法:对20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正中神经返支走行中存在的卡压因素以及易损伤部位.结果:(1)拇短屈肌浅头尺侧存在腱弓及腱纤维束结构,对正中神经返支形成卡压;(2)在屈肌支持带远侧返支与掌腱膜关系密切,在此部位掌腱膜可对返支形成卡压或者术中易误伤返支;(3)走行中返支与拇长屈肌腱和示指屈肌腱存在交叉走行关系.结论:(1......
作者:林泉;刘志刚;于光 刊期: 2005- 01
-
经颅中窝入路内耳道的定位研究
目的:探讨经颅中窝入路确认内耳道的定位方法.方法:12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辨认颧弓根后点、棘孔后唇、锤骨头和内耳道间的位置关系.结果:锤骨头的位置相对恒定,其与颧弓根后点和棘孔后唇距离分别为(19.44±1.48)mm和(17.74±1.32)mm.以颧弓根后点和棘孔为原点,分别在颅中窝做内径18mm弧线,两弧交叉处外侧钻5mm骨孔,即可辨认锤骨头.颧弓根后点至锤骨头连线,向......
作者:王永谦;丁美修 刊期: 2005- 01
-
子宫动脉上行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为设计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卵巢支的子宫剥除术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收集108例新鲜离体子宫连带一侧或双侧附件标本,解剖观测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其各分支的起点外径、位置和分布走行;观察上行支主干与宫壁肌层间紧密度.结果:子宫动脉上行支主干左为(2.81±0.57)mm,右为(2.86±0.56)mm;卵巢支左为(2.00±0.50)mm,右为(1.74±0.51)mm;输卵管支左为(1.33......
作者:温菁;孙文娣;王学慧;崔慧珠;沈丽蕴;郭邑;刘健 刊期: 2005- 01
-
枢椎各结构的解剖学部位研究
目的:明确枢椎各结构的解剖部位.方法:对57例干燥成人标本进行观察与测量,对8例新鲜枢椎标本进行CT薄层扫描,寻找残存的C1~2椎体间连接痕迹.以此为依据,明确枢椎各结构的具体部位.对20例志愿者的枢椎CT三维重建以及MRI图像进行分析,验证前述结论.结果:枢椎前结构的前下方为一三角形的突起部分,皮质较厚,同典型颈椎的椎体相似;两侧的三角形突起与上关节突之间为皮质凹陷区域;CT扫描见枢椎上终板残留......
作者:侯黎升;贾连顺;谭军;阮狄克;叶晓健;李超;何勍 刊期: 2005- 01
动态资讯
- 1 姜黄素对脊髓压迫性损伤脱髓鞘病变的保护作用
- 2 高频电刀对家兔活体皮肤组织作用的观察
- 3 本刊关于参考文献书写的要求
- 4 骨髓间质干细胞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应用促进兔脊髓外伤性截瘫的修复
- 5 髂血管变异1例
- 6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蒂部血管扭转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研究
- 7 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肝门静脉造影成像效果及解剖学分析
- 8 腹壁下血管腹直肌瓣移植加游离植皮修复足部及小腿软组织缺损
- 9 腕部血管网的解剖基础及其与前臂远端蒂皮瓣的关系
- 10 晚期喉癌介入治疗的应用解剖
- 11 巨噬细胞在血管重塑过程中的作用
- 12 同侧胸大肌、肱二头肌均现副头1例
- 13 虚拟现实技术在颅底肿瘤手术计划中的应用
- 14 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下颌下腺切除术的解剖研究
- 15 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关系在足背复合组织瓣中的意义
- 16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邻近下位关节突关节压力变化的生物力学研究
- 17 人体颈部活动度在体测量方法研究
- 18 足背皮瓣与足外侧或外踝上哑铃状联合皮瓣设计的解剖基础
- 19 高尔基体基质蛋白130通过诱导上皮间充质转化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的侵袭和迁移
- 20 鼻中隔软骨粘膜瓣的应用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