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旋股外侧动脉横支联合臀中肌支大转子骨(膜)瓣的应用解剖
目的:进一步为临床应用大转子骨(膜)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及手术方式.方法:在52侧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重点对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升支的臀中肌支走行、分布及臀中肌的形态、血供来源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旋股外侧动脉横支起始点外径(2.5±0.8)mm,其上行支分布于大转子前外侧部,供血范围4.0cm×2.0cm×3.5cm,下行支分布于股骨前外侧的骨膜,供血范围9.7cm×4.6cm......
作者:赵德伟;张耀;徐达传 刊期: 2005- 03
-
胸腰段脊柱手术与脊髓血供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为减少手术中对脊髓血供损伤和设计合理脊柱手术入路提供基础.方法:20俱尸体运用解剖、血管铸型及9例成年人常规进行超选择性脊柱脊髓血管造影等方法,对脊柱脊髓血管应用解剖较系统地研究,了解脊柱脊髓血供及代偿通路.结果:①节段动脉在肋横突关节内侧椎间孔部发出根髓动脉.②胸段毗邻的肋间动脉吻合主要是椎间孔周围和骶棘肌内两处;而腰段还有椎体侧面的髂腰肌和腰大肌中的吻合.③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胸、腰段,......
作者:高梁斌;李佛保;李健;张亮;王兴海;石瑾;刘畅;洪辉文 刊期: 2005- 03
-
手掌部分解剖结构可视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建立手的可视化模型.方法:采用新鲜成人手标本的冰冻薄层断面切片(0.2mm),在PC机上对手部骨骼、指屈肌腱、掌部筋膜间隙以及手的外形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初步建立了基于解剖结构的可视化手模型并精确显示手掌部主要解剖结构.结论:可视化手模型为手部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三维的形态学资料,也为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数字模型.......
作者:白桂有;张正治;熊雁;可金星;苟俊;孙玮;潘峰 刊期: 2005- 03
-
应用MRI数据重建脑梗塞病人的脑部三维模型
目的:应用MRI图像数据建立脑梗塞病人脑部的三维模型.方法:应用个人计算机设备,对病人的脑部MRI图像数据进行配准、分隔和边界提取,通过三维图像重建软件,进行病人脑部的三维模型重建.结果:应用病人1mm层面的脑部MRI图像数据建立了脑部三维模型,精确显示了脑组织内部的侧脑室、基底节和病灶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三维测量结果显示病灶大小为21.85mm×14.96mm×16.16mm,侵犯基底节深度为7......
作者:王龙江;刘晓加;戴景兴;金梅;张辉;原林 刊期: 2005- 03
-
下颌骨骨折机理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下颌骨骨折机理的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新鲜颅面标本进行解剖,对咀嚼肌、(牙合)位进行观察,把下颌骨横断截开,测量各个解剖区全厚骨质厚度.结果:下颌骨各部分骨质厚度:颏部正中(12.4±0.7)mm、颏孔区(10.6±1.1)mm、磨牙区(14.1±0.9)mm、下颌角(6.8±0.5)mm、下颌孔前区(10.1±1.0)mr、下颌孔后区(6.2±0.5)mm.下颌第3磨牙阻生时,......
作者:刘阳;赵卫东;王慧君;张美超;李鉴轶;李敏 刊期: 2005- 03
-
经内镜颈前微创入路颈椎手术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经颈前路建立内镜微创入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对手术器械的要求.方法:使用Metrx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共对5具C3~7椎体间的10个间隙进行内镜辅助下的颈椎前路减压操作.通过颈右前外侧约2cm的皮肤切口,经血管鞘与内脏鞘间放入直径18mm的工作套筒并将其通过可曲自由臂固定在手术床边.内镜固定在工作套筒上.在内镜辅助下行颈椎间盘切除及椎体后缘骨质刮除术.结果:未发现手术入路周围重要软组织结构......
作者:熊传芝;鹿均先;唐天驷;王涛 刊期: 2005- 03
-
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与A1的关系,以及与眶额动脉和额极动脉的区别.方法: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5例(30侧),经翼点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Heubner回返动脉及相关结构进行观察后,取出脑组织块,解剖观察和测量回返动脉、眶额动脉和额极动脉.结果:(1)根据回返动脉与A1的关系,将其分为:远外侧型占22.2%、周围型占69.4%、内侧型占8.3%.(2)回返动脉直径为(0.77......
作者:张庆荣;史继新;印红霞;成惠林;吴伟;马驰原;王林;茅磊 刊期: 2005- 03
-
兔耳纯静脉皮瓣血流量和血管网面密度观测
目的:观测纯静脉皮瓣术后血流量和血管网面密度变化.方法:利用家兔耳背设计纯静脉皮瓣和动脉皮瓣模型①观测术后血流量;②墨汁灌注后软蜡厚蜡切片,图像分析血管网面密度.结果:①纯静脉皮瓣术后48h血流量低,第14d恢复至术前65%.②纯静脉皮瓣术后第1~7d的血管网面密度高于动脉皮瓣(P<0.05).结论:纯静脉皮瓣术后血流量及血管网密度变化与动脉皮瓣不同.......
作者:崔成立;尹维刚;王继春;李梁;史增元;阎桂彬;陈茂林 刊期: 2005- 03
-
中药颤复宁对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目的:观察中药颤复宁血清对多巴胺神经元的生长状况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中药颤复宁大鼠血清,加入到6-羟基多巴(6-OHDA)处理的多巴胺神经元培养液中,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及测量TH阳性神经元胞体面积和长突起的长度.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6-OHDA损伤后,对照血清组多巴胺神经元数量减少,突起变短,细胞......
作者:孟海伟;刘树伟;许继平;孙晋浩;李振平;冯蕾;侯中煜;程葆华 刊期: 2005- 03
-
输精管结扎对大鼠睾丸、附睾及血清睾酮的中长期影响
目的:建立动物模型,观测输精管结扎中、长期对血清睾酮水平及睾丸和附睾的形态学影响,为评估输精管结扎术这一男性节育主要手段提供某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40只4月龄Wistar大鼠,按4个等长的实验间期分为结扎组和对照组,在术后第4、6、8、10月时分别测定结扎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睾酮(ST)浓度及其与雄激素结合蛋白(ABP)的结合率;在对受试动物的睾丸和附睾进行组织学定性观察的同时,用TAS-pl......
作者:巩念明;刘执玉;毕玉顺;胡坚利;田广平;宋涛 刊期: 2005- 03
动态资讯
- 1 改良肩后入路的解剖及不稳定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
- 2 主动脉弓手术停循环与脑灌注期间脑区域氧饱和度监测
- 3 肱骨髓腔的形态学参数测量及临床意义
- 4 大脑沟、回在断面上定位的研究进展
- 5 用于治疗难复位性寰枢椎脱位的新型经口前路寰枢椎侧块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研究
- 6 基于2D/3D配准技术评估两种可调式颈托对椎间孔形态的影响
- 7 深切怀念陈以慈教授
- 8 特定序列CT扫描检测全膝关节置换假体旋转稳定性
- 9 重建钢板前置和上置固定锁骨中段斜形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 10 右锁骨下动脉和右颈总动脉变异1例
- 11 载ADM-PLGA纳米微球的ADM-PLGA-NHAC制备及其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抑制作用
- 12 下颌骨血供及血管构筑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 13 C5神经前支走行变异1例
- 14 脑Willis环前循环动脉瘤的虚拟解剖研究
- 15 灵芝孢子粉对去势大鼠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 16 右侧双肾盂输尿管畸形1例
- 17 耳后皮瓣血管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
- 18 活体造影法肝内胆管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 19 髋臼后壁软骨面平行角重建螺钉置入安全性的CT扫描图像分析
- 20 椎板切除碎骨粒回植法制作腰椎管狭窄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