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1年第3期文章
  • 髋臼前柱骨折后入路拉力螺钉内固定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

    目的为髋臼前柱骨折后入路置入拉力螺钉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0侧(男32,女18)成人髋骨标本,观测前柱纵轴走向,将纵轴穿出髂骨翼外面的点定为进钉点.用直径3.5mm导针经进钉点沿纵轴置入,经耻骨结节下方穿出.测量导针与矢状面夹角α及与冠状面夹角β,纵轴长度,导针易穿出骨皮质的薄弱区及穿出点与耻骨结节的距离,对测量数据行统计学处理.(2)34侧尸体标本解剖,观测进针点毗邻,模拟置钉,经X线......

    作者:常希会;尹维刚;史增元;袁辉宗 刊期: 2011- 03

  • 内镜下经阴道肾切除术中髂外动脉及其毗邻结构的应用解剖

    目的通过对内镜下腹盆部髂外动脉与卵巢血管、生殖股神经及腰大肌位置关系的解剖学观测,为内镜下经阴道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8例成年女性腹盆部标本,在大体解剖后在内镜下进行观测,确定髂外动脉与卵巢血管的交点为内镜下的标志点,测量其与生殖股神经的距离,确定内镜下经阴道肾切除手术通过盆腔后在腹部到达腹膜后间隙的相对安全区域.结果(1)确立了以卵巢血管与髂外动脉的交点为内镜下手术入路观察的......

    作者:卢巍;牛增志;郑伟;张玉松;毕振宇;谭为;江小蓉;黄文华 刊期: 2011- 03

  • 带蒂膈肌瓣重建食管的临床解剖学可行性研究

    目的为带血管蒂膈肌瓣重建食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2具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解剖观测膈肌神经血管的起源、走行、外径、分布、长度及其交通情况.结果膈肌的营养血管主要有膈下动脉,肌膈动脉、心包膈动脉膈肌支、膈上动脉和下位肋间后动脉的部分分支.膈下动脉是膈肌的主要供血血管,主要起始于腹腔动脉干或腹主动脉,起始点外径分别为:(1.52±0.06)mm,(1.61±0.04)mm.经左右膈脚......

    作者:郭少鸣;王武军;李鉴轶;邓荟;王昊飞 刊期: 2011- 03

  • 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安全进针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测量桡骨茎突在腕关节不同角度时与周围肌腱、血管的距离,探讨手法复位经皮闭合穿针内固定术微创治疗桡骨骨折经桡骨茎突的相对安全进针区域.方法20侧成人前臂标本,以腕部外固定支架固定腕部,分别在腕关节掌屈0°、20°、40°、60°和尺偏0°、30°等8个位置,测量桡骨茎突高点与桡侧腕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的短距离,桡骨茎突高点与桡侧腕长伸肌腱、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桡动脉各交点的距离.结果腕关节掌......

    作者:陈浩宇;高峻青;李向明;何洁芸 刊期: 2011- 03

  • 十二指肠降部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目的为内镜诊治十二指肠降部疾病及减少医源性损伤提供应用解剖学.方法40例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测十二指肠降部的外形、长度,大乳头的形状、位置以及上曲、下曲、大乳头处的内周径、外周径、肠壁厚度.结果十二指肠降部的外形有竖直形、弧形和不规则形,多为上细下粗,且大部分标本有狭窄,狭窄处肠腔内黏膜为纵形皱襞、稀疏低矮环形皱襞或平坦无皱襞.十二指肠降部长度为(8.2±1.9)cm;上曲、下曲、大乳......

    作者:田东;钟利;吴溢;王佳玮;王喻;胡丹丹;赵国刚;付茂勇 刊期: 2011- 03

  • 颌面部骨性结构及其周围血管的快速重建

    目的利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颌面部骨性结构与血管快速重建探讨其对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例志愿者和2名颌面部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头颅血管造影扫描,层厚0.6mm,将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10.01和3D-Doctor4.0,对颌面部骨性结构及其周围血管进行快速重建三维模型.结果重建的三维模型能清楚显示颌面部骨性结构及其周围血管的详尽立体解剖形态,所得重建图像逼真,可观察任意剖......

    作者:曲戎梅;焦培峰;邓伟;黄文华;戴景兴;原林 刊期: 2011- 03

  • 胫前动脉前肌间隔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以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经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4侧新鲜成尸下肢标本行乳胶-硫酸钡动脉造影.解剖观测胫前动脉自前肌间隔发出穿支的起始部位、外径、伴行静脉、走行、长度、吻合及分布范围.结果胫前动脉自小腿前肌间隔主要发出2条穿支:(1)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起始距外踝尖(14.9±3.2)cm,出现率70%,起始......

    作者:袁辉宗;史增元;尹维刚;林荣;毛海蛟;常希会 刊期: 2011- 03

  • 穿支体区血管及其相互间吻合的3D可视化研究

    目的对穿支体区血管及其相互间的吻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穿支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使用改良的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技术,灌注新鲜尸体标本10具.使用螺旋CT进行扫描并通过相应的软件存储扫描得到的图像,选择下腹部和小腿外侧皮瓣供区,应用交互式的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进行3D可视化研究.结果三维重建的各部位层次分明、穿支体区间小血管的清晰度好,穿支体区间的血管吻合有3种类型,2个层次.而......

    作者:陈世新;吴东方;丁茂超;王建红;崔怀瑞;毛以华;胡斯旺;唐茂林 刊期: 2011- 03

  • 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相关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尸体肩关节标本10具20侧.从三角肌前中部肌束间隙钝性分离游离出腋神经,将钢板插入腋神经与骨之间,固定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方,结节间沟后方.测量腋神经上缘与大结节顶点、与肩峰上缘的距离.截取带钢板的肱骨近端进行体外测量并观察钢板螺钉与肱骨头颈、大结节顶点和结节间沟的关系.结果大结节顶点、肩峰上缘距腋神经距离分别为(3.44±0.38)cm和(5.44±......

    作者:蔡俊丰;李旭;刘林;马敏;徐贤;尹峰 刊期: 2011- 03

  • 数字化前臂穿支皮瓣模型构建与解剖学研究

    目的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前臂数字化模型,探讨前臂动脉穿支特点,虚拟仿真临床个性化皮瓣设计.方法选用新鲜男尸体无器质性损伤前臂标本4只,常温下灌注显影剂,经CT扫描后,将数据导人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13.1中,分别对骨骼、血管及软组织进行三维构建.测量前臂穿支血管数目、蒂长、管径,距尺、桡骨茎突距离,为穿支皮瓣切取提供依据.根据穿支血管支配区域,对图像进行多次分割,构建数字化穿支皮瓣.......

    作者:留成胜;黄潮桐;陈隆福;李敬矿;陈冬生 刊期: 201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