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基础
目的:为穿支蒂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解剖观测:①足背中间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②足底弓第3足背穿支及其与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①足背中间皮神经主要为腓浅神经外侧支的延续,经十字韧带表面,径直前行至第4跖骨间隙近端附近分为第3、4跖背支,分布于部分足背和趾背皮肤;②足背中......
作者:黄磊;胡德庆;王田佺;钮朋;洪旭;戚瑞林;郑和平 刊期: 2016- 06
-
拇指腕掌关节周围韧带的解剖学分析
目的:解剖拇指腕掌关节周围各条韧带及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在拇指腕掌关节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10例新鲜冰冻手标本进行解剖,识别拇指腕掌关节周围韧带的连接部位与方向性,对韧带的宽度、长度、厚度进行形态学对比分析。并组织学观察拇指腕掌关节背侧和掌侧韧带细胞数。结果确定拇指腕掌关节周围存在7条主要韧带:即由3条背侧韧带(桡背侧韧带、背侧中央韧带、后斜韧带)组成的复合体,厚度分别......
作者:张煜;徐南伟;孙荣彬 刊期: 2016- 06
-
拇指腕掌关节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拇指腕掌关节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各韧带在拇指运动中的作用,为韧带重建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放大镜下解剖成人男性尸体20例新鲜手标本,观察拇指腕掌关节韧带的起止点及附着部位,分别测量各韧带在中立位下的长、宽、厚及大拉伸长度,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结果拇指腕掌关节周围共5条韧带,其中桡背韧带、后斜韧带、前斜韧带为囊内韧带,第1骨间韧带、尺侧韧带为囊外韧带。在囊内韧带中,厚的是桡背韧带(2.08±0......
作者:李建峰;吴金英;李海雷;刘井达;赵亮;李大村 刊期: 2016- 06
-
C7棘突的体表定位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健康成年人C7棘突体表触诊定位的准确性,探讨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500名(男性354名、女性146名),由3名骨科主治医师应用触诊法,对其进行C7棘突的体表定位并用铝片标记,再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然后观察C7棘突的体表触诊定位准确率。同时,通过X线、CT三维重建测量C6、C7、T1棘突的长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8.8%(494名)的被检者能通过体表触诊准确......
作者:张磊;周鑫;祁冀;张少群;汪国友;扶世杰;李义凯 刊期: 2016- 06
-
电针刺激联合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边区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与电针刺激联合治疗对脑出血大鼠出血灶周边区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向成年SD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射肝素和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并于术后第3天向出血灶移植BMSCs后施以电针刺激(Ea-BMSCs组),同时设置BMSCs移植组(BMSCs组)、生理盐水移植组(Control组)和电针刺激组(Ea组)。各组分别于治疗后1、3、5、7和14d收集脑组......
作者:范光碧;先德海;邓莉;汤华军;张雁儒;杨朝鲜 刊期: 2016- 06
-
糜蛋白酶抑制剂保护糖尿病仓鼠肾功能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糜蛋白酶抑制剂对糖尿病仓鼠肾脏的保护作用,进而探讨其保护肾脏损伤的机理。方法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制备仓鼠糖尿病模型。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印记技术检测各组动物糜蛋白酶,RAS成分:ACE、肾素、ANG-I、ANG-II;氧化应激水平:8-OhdG,NOX-4,p22phox,以及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糜蛋白酶抑制剂抑制了糖尿病仓鼠肾内ANG-II升高,同时明显降......
作者:张孟姝;刘金磊;刘学政;周红丽;张荣明 刊期: 2016- 06
-
人脂肪源干细胞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界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脂肪源干细胞(humanadipose-derivedstemcells,hASCs)能否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界面的愈合。方法将30只体重2.0~2.5kg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取同侧半腱肌作为供体肌腱,建立单侧下肢前交叉韧带重建动物模型,实验组和对照分别在胫骨和股骨隧道中注射hASCs或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后2、4和8周取材,收集胫骨-移植韧......
作者:陈平;曲戎梅;韩忠宇;杨宇超;尹玉琨;田京;张力 刊期: 2016- 06
-
质粒重编程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及定向分化神经干细胞
目的:探讨游离质粒载体重编程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embryonicfibroblasts,MEFs)为非整合型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并在体外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损伤提供稳定、安全的细胞来源。方法使用电转仪将质粒pEP4-EO2S-ET2K转入小鼠MEFs,经诱导培养重编程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
作者:林成楷;戎利民;刘斌 刊期: 2016- 06
-
大鼠不同脊柱融合模型的评价及比较
目的:比较大鼠三种不同脊柱融合模型的优越性及融合率。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分别行椎体间(有内固定)、后外侧路(横突间)、椎体间(无内固定)三种不同术式的脊柱融合,3周、6周后进行手法触诊、X线评价、组织学观察,对三种融合模型进行分析。结果3周时椎体间(有内固定)融合组、横突间融合组和椎体间(无内固定)融合组均未出现融合;6周时椎体间(有内固定)融合率为40%、横突间融合率为40%、椎体间......
作者:张兆飞;刘志祥;杨俊龙;赖震;江建明 刊期: 2016- 06
-
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
目的:报道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足踝部创面的患者,采用胫后动脉踝上穿支皮瓣转位修复术,其中足背创面5例,足跟部创面3例,踝部创面5例。4例急诊外伤创面伴有骨、肌腱外露者急诊修复。5例急诊创面采用VSD负压吸引后亚急诊行皮瓣修复,4例为术后皮肤坏死,二期行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积为1.5cm×2.0cm~7.0cm×14.0cm,切取皮瓣面积为2.5cm×3.5cm......
作者:陆治平;巨积辉;蒋国栋;陈建生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利用2D/3D配准技术开展直立位颈椎椎间孔形态学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 2 右主支气管与右上叶支气管交汇区的MSCT影像学研究
- 3 髌下深囊与关节腔间组织结构观察及临床意义
- 4 CGRP肽能神经在皮肤组织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 5 寰椎骨折的研究进展
- 6 一种兔腰椎间融合模型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 7 骶髂关节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 8 基于图像分析的周围神经Karnovsky-Roots法染色规律的效果观察
- 9 左颈总动脉与头臂干共干起始1例
- 10 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钉道参数应用解剖学研究
- 11 血流桥接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主干血管及软组织缺损创面
- 12 更正
- 13 变牙厚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测试
- 14 背阔肌额外肌束变异1例
- 15 计算机模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位置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 16 股前外侧部皮瓣的进一步解剖学研究--高位皮动脉与皮瓣血供的分型
- 17 异常股神经1例
- 18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
- 19 腰椎弓根延长术截骨部位与神经根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 20 耻骨上支骨折髓内螺钉进钉通道的数字解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