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骶直肠筋膜在轴向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解剖
目的:观察骶直肠筋膜在轴向腰骶椎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解剖。方法10具(20侧)男女骨盆标本,观察骶直肠筋膜的位置,并进行相关解剖学测量。结果①骶直肠筋膜起自S3者较多,为44.4%,将骶前间隙分为上下两部分;②男性骶直肠筋膜跨越直肠两侧连于骨盆腔壁腹膜,女性的则两侧跨越直肠后连于直肠子宫襞;③骶直肠筋膜长度(23.14±1.41)mm、厚度(1.25±0.13)mm,距离手术切口(66.10±7.0......
作者:王江栓;丁冉;赵庆豪;王丰刚;王建中;丁自海;王福青 刊期: 2016- 03
-
正常人骨盆骶棘韧带的解剖学及MRI成像研究
目的:明确骶棘韧带MRI佳扫描平面角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正常成人新鲜尸体骨盆标本8具,观察骶棘韧带起止点及其形态特点;(2)利用36例正常人骨盆CT数据,测量骶棘韧带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冠状面的角度;(3)对10名志愿者进行3DMRI扫描,记录骶棘韧带角度并与CT数据对比;比较斜冠状面与常规3个面的显像效果。结果(1)骶棘韧带起于骶尾部连接至坐骨棘。(2)骶棘韧带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冠状面的......
作者:汪祎然;曹生鲁;凌伟;冯凯;彭赓;许乙凯;王钢 刊期: 2016- 03
-
喉上神经外支和甲状腺上动脉的应用解剖
目的:解剖并观察喉上神经外支(externallaryngealnerve,ELN)和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thyroidartery,STA)之间的比邻关系,为手术中保护ELN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年尸体标本57具(114侧),在6倍大视场显微镜下解剖并观察ELN、STA的比邻关系。结果本组标本中颈交感链(cervicalsympatheticchain,CSC)与ELN吻合成袢(CSC......
作者:钟源;孙善全;龚睿;张威 刊期: 2016- 03
-
髌韧带与膝交叉韧带的血供及其在交叉韧带损伤重建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髌韧带和膝交叉韧带的血供特点,为临床韧带重建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通过成人和胎儿股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剥离、胎儿墨汁灌注组织透明和组织切片等方法,观察髌韧带和膝交叉韧带的动脉分布特点并测量胎儿韧带内微血管密度。结果髌韧带的动脉来自膝下外动脉、胫前返动脉、膝降动脉和膝下内动脉的分支;胎儿髌韧带不同区域微血管密度不同,且以韧带中心部为低。前、后交叉韧带的动脉分别来源于膝中动脉、髌下脂肪垫以及......
作者:王守安;庄志强;王虎 刊期: 2016- 03
-
内窥镜下微创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相关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内窥镜下进行肘管尺神经减压并前移术提供临床应用解剖基础。方法10例新鲜尸体标本、20例临床病例传统手术中尺神经在臂部、前臂游离长度,尺神经第1肌支距离肱骨内上髁的距离、尺神经前移距离。在4例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手术。结果此术式尺神经前臂、臂部游离距离为(3.90±0.145)cm(3.64~4.23cm)、(4.21±0.18)cm(3.80~4.53cm),前移距离(1.49±0.05)c......
作者:郭泉;庄永青;魏瑞鸿;熊洪涛;姜浩力;张轩 刊期: 2016- 03
-
腰椎关节突关节的应用解剖与在微创术中的定位价值
目的:通过解剖标本和影像资料测量腰椎关节突关节及毗邻结构的相关数据,探讨关节突关节作为腰椎微创术中重要解剖定位标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新鲜成年人体腰椎标本10具20侧,共计80个节段。腰椎X线影像资料50例,200个节段。以关节突关节高点(Highestpointoflumbarzygapophysialjoint,HP)作为测量中心,从微创手术应用解剖的角度,分别观测HP与手术相关结构的距离和角度......
作者:刘聪;银和平;李志军;胡继平;杨建国;武海军 刊期: 2016- 03
-
两种示踪方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促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慢病毒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GFP转基因的BMSCs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中修复时效性及荧光稳定性的差异。方法常规体外培养2种BMSCs,MTT法检测二种细胞生长曲线间的异同;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慢病毒转染GFP组(LV-GFP组)和GFP转基因组(GFP-BMSCs组),造模后LV-GFP组及GFP-BMSCs组于门静脉立......
作者:杨青;秦书俭;包翠芬;单伟 刊期: 2016- 03
-
钙激活的氯离子通道Anoctamin 5在骨骼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钙依赖的氯离子通道Anoctamin5在骨骼肌发育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RT-PCR检测Anoctamin5mRNA在小鼠骨骼肌发育的不同时期的表达变化,同时,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Anoctamin5蛋白在小鼠骨骼肌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变化。结果Anoctamin5mRNA与蛋白在1d至6月的小鼠骨骼肌中均有表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Anoctamin5mRNA......
作者:宋海岩;张毅敏;周立;田岳民;付升旗 刊期: 2016- 03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胫骨骨不连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白兔胫骨骨不连的治疗效果,为NGF在骨不连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各选2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右胫骨粗隆下3~5cm处造成横行骨折骨不连模型,实验组在骨折处每周注射NGF一次,连续12周;对照组在骨折处每周注射生理盐水一次,连续12周。试验期间两组均同时接受X线和组织学检查以观察骨痂生长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实验......
作者:刘宇涛;黄潮桐;陈隆福;胡望山;李玉辉;林芳珠 刊期: 2016- 03
-
维生素C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维生素C(VitaminC,Vit.C)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为探讨神经再生新策略提供基础。方法取新生SD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进行神经元分离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0,100,200,400μmol/L)处理24h后通过βIIItubulin,RhoA免疫组化以及鬼笔环肽染色对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和长度、生长锥伪足数量......
作者:李媛媛;文锦坤;潘梦婕;李莉霞;王祥海;钱长晖;郭家松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胫骨平台线性几何参数在CT三维重建中的测量及其意义
- 2 镜面右位心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11例临床分析
- 3 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
- 4 桁架结构内固定装置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探讨
- 5 肩胛骨骨折内固定的应用解剖
- 6 肥大型骨不连断端组织成骨潜能的实验研究
- 7 冠状动脉正常解剖及变异的双源CT研究
- 8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 9 C5/6椎间隙不同撑开高度对临近椎间盘压力的研究分析
- 10 流体剪切应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im-1基因表达的影响
- 11 右侧肾动静脉及睾丸动静脉变异1例
- 12 腺病毒介导的KGF基因修饰促进表皮干细胞增殖
- 13 不同节段椎弓根内部结构的测量和比较
- 14 高频电刀对家兔活体肌肉组织的作用
- 15 髂总静脉汇合点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16 未育女性盆底断层超声与MRI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 17 人体管道铸型技术的研究进展
- 18 近侧列腕骨间关节及韧带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 19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
- 20 STB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在腰椎不稳外科治疗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