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海马旁回与脉络丛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目的:为颞叶手术避免损伤脉络丛前动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4具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部标本显微解剖,观察脉络丛前动脉与海马旁回钩及其前沟的关系.结果:海马旁回钩前沟至脉络丛前动脉和海马旁回钩的交点的距离左侧为(11.61±2.02)mm,右侧为(11.54±1.67)mm.结论:颞叶钩回及杏仁体、海马切除时,以海马旁回钩前沟为标志,在其后的上述距离,注意勿伤及脉络丛前动脉主干.......
作者:尹方明;李铁林;王兴海;段传志;柯以铨;黄庆;陈文平;汪求精;徐如祥 刊期: 2004- 03
-
椎体前下方与椎弓根夹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在皮肤的进针角.方法:10具完整脊柱标本,测量椎体矢状面、水平面标准位像前1/3中心点与椎弓根夹角.结果:①水平面L5~T4椎弓根的夹角变化大,L5~2为27.70°~10.75°、L1~T9为8.70°~9.03°、T8~4为7.65°~6.08°,将其进行组间均数比较,方差分析P<0.01,有显著差异.②水平位上L5-2进针角为39.78°~26.00°;L1~T9经椎......
作者:刘小勇;杨惠林;梁道臣;唐天驷;张亚峰;牛国旗 刊期: 2004- 03
-
食管胃粘膜线的解剖和胃镜观察
目的:研究食管胃粘膜线的形态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76例成人标本,观察食管胃粘膜线的位置和形态.Olympus胃镜下观察20例成人粘膜线的形态.取粘膜线处的组织,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结果:食管胃粘膜线多位于膈与贲门切迹的平面之间(72%),距膈(1.71±0.89)cm.齿状线62例(82%),环形线14例(18%).粘膜线多斜向右下方(78%).胃镜下......
作者:王海杰;戴正寿;李大伟;郑黎明;童蓓燕;朱治省 刊期: 2004- 03
-
置入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的应用解剖
1984年,Magerl[1]在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中,首先描述了一种以长螺钉穿过一侧棘突基底、对侧椎板、关节突关节和横突基底的辅助性固定方法.90年代,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Translaminarfacetjointscrew,简称经椎板螺钉或TLS)作为一种独立的后路内固定方法,主要在欧美国家,在退变性腰椎疾病的腰骶融合术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殷渠东;郑祖根;夏存林 刊期: 2004- 03
-
ⅨⅩⅪ脑神经和颈静脉孔的显微解剖研究
目的:通过颈静脉孔以及Ⅸ、Ⅹ、Ⅺ脑神经的显微解剖研究,对重要结构进行量化分析,为手术提供解剖依据,并进一步澄清颈静脉孔的概念.方法:用10例成人尸头,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双侧重点观察了颈静脉孔的分隔,脑神经和颈静脉球的关系,同时对25例干性颅骨标本进行了大体测量.结果:Ⅸ和Ⅹ、Ⅺ脑神经之间有纤维(80%)或骨桥(20%)形成的不完全分隔,仅在1例干性颅骨标本中发现颈静脉孔被完全分隔为两个部分.Ⅸ、Ⅹ、......
作者:王煜;陈坚;吴开华;牛洪泉;薛德麟 刊期: 2004- 03
-
右叶部分肝移植肝静脉的临床应用解剖
目的:为右叶部分肝移植提供肝静脉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52个铸型标本中肝静脉的走行、分布、分型,肝中静脉肝左静脉合干比率,肝短静脉的数量,大小,及其在肝静脉的各类型中的出现率.结果:肝静脉的分型中A型、B型、C型分别为65.4%、26.9%、7.7%.肝中静脉肝左静脉合干机率67.3%.肝短静脉出现率为32.6%,肝右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与肝中静脉汇入肝左静脉或下腔静脉处的距离2.0cm以内者占8......
作者:刘静;李忠华;王兴海;高毅;钟世镇 刊期: 2004- 03
-
女性乳房深部神经的走行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女性乳房深部神经的走行分布,为设计合理的乳房缩小整形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7具女性尸体的14个乳房标本的肋间神经分支进行解剖观测,其中3具为乳房肥大伴下垂标本.结果: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深支恒定到达乳头乳晕,于乳房后间隙向内走行约(2.8±1.0)cm后进入乳腺,距乳晕缘(2.2±13)cm穿出乳腺,于皮下走行进入乳晕皮下;在下垂乳房,该神经随乳房下垂而下降.3、5肋间神经深支到......
作者:孙家明;乔群;张海林;孙宝东;闫迎军 刊期: 2004- 03
-
经终板入路手术间隙的应用解剖研究
目的:探讨视交叉后间隙的显微解剖特征,为经终板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15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在显微镜下对视交叉后间隙相关结构进行详细地显微解剖、测量和统计.结果:视交叉后间隙由视交叉后缘、两侧视束内侧缘和终板后缘构成,与其有关的结构有大脑前动脉近段(ACA-Al)、前交通动脉(ACOA)、Heubner回返动脉(RAH)及其各自发出的穿动脉.沿视交叉后间隙打开终板和三脑室底......
作者:朱风仪;刘宁;骆慧;汪华侨 刊期: 2004- 03
-
人三角肌的肌内神经分布与亚部划分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三角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为三角肌的肌肉移植提供详尽的解剖学基础.方法:用经甲醛固定1年以内的童尸3具(3~10岁)及成人尸体2具,完整取下三角肌,采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观察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结果:三角肌前、中、后亚部内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相互独立,彼此间未见明显的神经吻合.中亚部内的肌内神经吻合较前、后亚部为密集.结论:根据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进一步证实三角肌可分为前、中、后3个亚......
作者:韩江全;薛黔;杨方玖 刊期: 2004- 03
-
第一肝门的腹腔镜肝脏手术入路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腹腔镜肝脏外科提供第一肝门的应用解剖及手术入路设计.方法:成人尸体肝脏标本30例结合临床手术入路设计,研究肝门静脉主干及其属支的管径、汇合形式及分支直径、长度(从分叉至进入肝实质),横沟的长度、门静脉分叉点与肝方叶尖、尾状叶尖的距离.观察肝门静脉左、右支在横沟内与左、右肝动脉及肝左、右管的伴行关系.结果:①肝门静脉在胰颈或胰体之后由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直径分别为(11.42±2.85)m......
作者:李晓平;周杰;徐达传;李朝龙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退变腰椎间盘内细胞凋亡的检测与分析
- 2 胆总管变异1例
- 3 蝶窦的CT与断层解剖比较研究
- 4 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缺如1例
- 5 腹腔镜肝切除术培训模型的构建
- 6 先天性纠正性大动脉换位的病理特点分析
- 7 下颌后静脉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8 逆行腓骨肌肌皮瓣设计的解剖学研究
- 9 特发性男性假两性畸形1例
- 10 与颈部手术相关的喉返神经的应用解剖
- 11 下腰椎椎管容积螺旋CT与铸型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 12 交感干臂丛间灰、白交通支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13 小隐静脉解剖和多普勒超声活体观察在远端蒂皮瓣的意义
- 14 1例罕见桡侧腕伸肌变异与文献复习
- 15 兔后肢缺血诱导的侧枝血管MCP-1的表达及其与巨噬细胞的关系
- 16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脑异常活动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 17 hBMP-2基因转染的MSC与BGC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 18 下胫腓联合稳定复合体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 19 PNGF导管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12 mm坐骨神经缺损
- 20 乳糜池位置变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