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年第4期文章
  • 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基础研究

    目的:根据锁骨形态特点,探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入路.方法:成人锁骨标本60个,防腐成人尸体(8具)的肩关节标本16个.测量锁骨长度、锁骨窄处直径、锥状结节处入钉点区域及该部位入钉在锁骨内的固定长度.结果:锁骨长度为(144.34±6.48)mm;窄处直径为(9.40±1.92)mm.锁骨锥状结节至肩锁关节内侧进针范围为(32.86±5.18)mm;该范围内近及外穿刺点打入的克氏针均可......

    作者: 刊期: 2006- 04

  • 胸腺形态与胸腺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胸腺形态与胸腺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03年胸腺手术切除123例.将病例分为胸腺增生组和胸腺瘤组,观测胸腺形态、胸腺静脉的数目、走行、长度和直径.结果:术中见胸腺形态分5种形态:H型占65.9%,蝶型占14.6%,三角型占10.7%,条型占6.5%,多叶型占3.3%.胸腺静脉汇入部位变异较大,多汇入左无名静脉(占67.2%).胸腺静脉长:胸腺增生组为(1......

    作者: 刊期: 2006- 04

  • 上睑外侧肥厚臃肿下垂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临床上充分矫正上睑外侧肥厚臃肿下垂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防腐固定标本15例(30侧),并对12例(24侧)上睑外侧臃肿肥厚下垂病例行上睑成形术,观察上睑眼轮匝肌下脂肪的位置、范围、厚度,与眶隔脂肪的关系.结果:上睑眼轮匝肌下脂肪是位于上睑部眼轮匝肌下,睑板筋膜及眶隔筋膜前的一层纤维脂肪层,是眉脂肪垫向下的延续,范围相当于整个上睑的大小,该脂肪厚薄不一,薄者如同一层筋膜,厚者约4mm......

    作者: 刊期: 2006- 04

  • 股骨上段髓腔径线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为设计符合国人股骨髓腔形状的人工股骨柄提供股骨上段髓腔几何形态学基础.方法:成人股骨标本共160根,每根标本分别拍照正位、侧位、45°内斜位和45°外斜位的X线片.对小转子顶点上方20mm(D)、小转子顶点(E)、小转子顶点下方20mm(F)、峡部近端(L)、峡部(G)和峡部远端(M)处各平面髓腔各径线进行测量.结果:所测结果均符合或接近正态分布.股骨头位置在小转子顶点上方(47.3±5.9......

    作者: 刊期: 2006- 04

  • 胸导管的引流途径与左锁骨上淋巴结肿瘤转移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胸导管的淋巴回流和左锁骨上淋巴结肿瘤转移的机制.方法:(1)在50具成人标本上对左锁骨上淋巴结进行解剖和观察.(2)在49具胎儿尸体和5只犬,用淋巴管间接注射法,解剖胸导管和显色淋巴结.结果:左锁骨上淋巴结以椭圆形为多,占67%,圆形淋巴结占33%.淋巴结数目为(3.88±1.36)个(1~8个).左锁骨上淋巴结分为内外侧两部分,内侧部分位于锁骨上三角内,占58.20%;外侧部分位于肩胛......

    作者: 刊期: 2006- 04

  • 后鼓室颞骨切片与CT对照研究

    目的:为后鼓室及耳科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例成人头部标本,以眦耳线(CML)为基线,获得间隔为1.00mm,厚度为1.00mm的CT图像,扫描后的头部标本按原定位截取以耳颞区为中心的组织块并将其制成厚为1.00mm的连续横断薄层切片.标本切片与CT图像对照,对颞骨内砧骨窝、鼓索隆起、茎突隆起、面神经隐窝、鼓室窦、岬小桥、外耳道上棘等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砧骨窝深度为1.4......

    作者: 刊期: 2006- 04

  • 枢椎椎弓根及峡部的临床解剖学观察

    目的:明确枢椎椎弓根及峡部的解剖部位,指导枢椎后路螺钉的临床应用.方法:成人C2干燥骨标本30具,C3干燥骨标本10具,以横突孔周围结构为重点,进行枢椎形态比较学观察;测量枢椎椎弓根轴线在下关节突背侧的坐标点.结果:C2的下方结构与C3下方的表面解剖结构接近,枢椎上方结构与C3相比较,上关节突移向齿突的外下方,并使峡部拉长前移,其轴向角度为11.1°±2.4°;枢椎椎弓根轴向角度为42.6°±4.......

    作者: 刊期: 2006- 04

  • 第二肝门和第三肝门的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第二肝门和第三肝门的范围和临床意义.方法:解剖经防腐固定血管灌注的成人尸肝标本56例,从正后方剖开肝后下腔静脉,测量肝静脉入口的大小和位置,追踪其行程和引流范围.结果:直径大于5mm的肝静脉行程长,引流范围广,入口汇聚于二个区域:肝静脉汇聚于肝后下腔静脉上部,副肝静脉汇聚于肝后下腔静脉下部,二者之间存在一个稀疏间隙;小于5mm的肝静脉,分布散行程短,引流范围小,就近入注腔静脉.结论:根据......

    作者: 刊期: 2006- 04

  • 第二肝门血管的腹腔镜应用解剖研究

    目的:研究第二肝门血管的形态及其在腹腔镜肝脏外科的意义.方法:用30例动脉灌注乳胶标本测量肝上缘至膈肌距离,肝上缘可分出的各肝静脉的直径、长度、间距、与右冠状韧带的距离.观察肝静脉的汇入情况.结果:肝上缘至膈肌距离为(1.15±0.29)cm,有20例可于肝上缘分出肝左后上缘静脉,可于肝上缘分出右后上缘静脉的只有2例;有86.7%肝左静脉与肝中静脉共干,另有2例有2支肝中静脉,左支与肝左共干,右支......

    作者: 刊期: 2006- 04

  • 髋臼唇的形态学研究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髋臼唇的形态及在髋关节生物力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取成人髋关节标本60个,测量髋臼唇在距髋臼顶点前后30°、60°、90°、135°处的宽度和厚度,观察髋臼唇撕裂的位置,测量大小,测量由髋臼唇增加的髋臼腔的容积.结果:髋臼唇在距髋臼顶点前90°宽(8.82±2.20)mm,在髋臼顶点处厚(5.56±1.56)mm.髋臼唇撕裂的发生率为81.7%(49/60例),多发生在髋臼的前上象限(8......

    作者: 刊期: 20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