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拇指腕掌关节韧带的力学特性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拇指腕掌关节韧带力学特性,为关节运动分析、伤病致残时的修复与功能重建以及人工关节设计提供关节韧带力学特性参数.方法:选择前斜韧带和背桡侧韧带做离体力学测试,得出韧带应力一应变关系、弹性模量和抗张强度,推导出本构方程.结果:前斜韧带和背桡侧韧带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呈幂函数关系,前斜韧带的本构方程:σ=1.00ε1.17,背桡侧韧带的本构方程:σ=2.27ε1.60.结论:前斜韧带结构较疏松,其......
作者:田青业;刘正津;周军海 刊期: 2002- 01
-
胎儿脑标本取出固定和切面的新方法
目前无论是成年人或胎婴儿标本,其取脑、固定和切面的方法基本相同.成人脑组织发育完善,相对不易损伤变形.而胎婴儿脑组织发育不成熟,质脆易碎,尤其是脑畸形者在取脑、固定、切面任何一环节操作不慎,均易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变形,失去原有形态结构,严重影响病理诊断、教学、科研工作.因此,为探索如何保护维持脑的三维结构,我们作了200多具不同胎龄的胎儿尸解,总结出一种取脑、固定和切面的新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玉民;明玉华;张丽 刊期: 2002- 01
-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1例
笔者在解剖l具青年女尸时,发现其动脉导管未闭.现报道如下.该例导管位于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交界的内侧与左肺动脉上缘之间.呈漏斗型,长度为0.9cm,主动脉端的内径为7.0mm,肺动脉端的内径为2.5mm.据有关资料统计,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为1.08‰~13.7‰,儿童高于成人,而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心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先心病的21.2%,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临床体征是肺动脉高压致右心室肥大,笔者......
作者:李长征;石瑾;刘畅 刊期: 2002- 01
-
C6神经根变异1例
伤者,男,36岁.摩托车事故伤后左上肢弛缓性瘫痪,并方肩畸形2月余主诉入院.伤者2000年12月1日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撞击瞬间从摩托车上摔出,伤后左上肢即失去感觉和运动功能,无昏迷及肢体损伤出血病史.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无效转送本院.查:一般情况可,心肺正常,左上肢呈自然松弛下垂状态.肩部呈方肩畸形,上肢各关节不能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正常,耸肩运动正常.斜方肌肌力V级,冈上、下肌肌力Ⅲ级,胸大肌、背......
作者:王培信;李泽龙;李凭跃 刊期: 2002- 01
-
特发性男性假两性畸形1例
患者男性,55岁,因左腹股沟斜疝于2000年10月4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治疗.术中常规处理疝囊后发现左、右侧睾丸均来自于左侧,并且有一自盆底肌性子宫相连,于两睾丸间同时突向阴囊,连于左睾丸有卵巢的伞端,请相关科室认定后考虑患者性生活正常,未做处理,术毕.真、假两性畸形均少见.特发性男性假性畸形罕见,手术中尽量不损伤为好.......
作者:王德岷;张纲峰;尹继承;李晨 刊期: 2002- 01
-
单侧副胸锁乳突肌肌与胸骨肌相连1例
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右侧副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肌相连的变异,较为罕见,报道如下:(1)副胸锁乳突肌上端连于胸锁关节处,向左下方连于左侧胸骨角下缘,位于体壁肌肉浅层,长2.0cm,宽1.0cm.(2)胸骨肌上端在胸锁关节处,分别与胸锁乳突肌和副胸锁乳突肌相连,下端与右侧腹直肌鞘前层相续,位于肌肉浅层(即浅筋膜下方)宽处4.0cm,长9.0cm,与副胸锁乳突肌呈45.夹角.(3)左侧未见异常......
作者:范海云;刘红敏;赵红军;李占生;陈世丰;李文明;李新伟 刊期: 2002- 01
-
右背部副乳腺1例
患者女,59岁.因发现右背部肿物2年于1999年10月2日入院.查体:右背部腋后线与肩胛线间于第7~9肋间可触及一扁圆形肿物,大小为4cm×2.5cm×lcm,质韧,边界清楚,无压痛,可活动.肿物切线位拍片示局部软组织隆起影,肋骨无异常.入院诊断为右背部软组织肿瘤.行右背部肿物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物位于第7~9肋骨表面,呈扁圆形脂肪样,与肩胛骨、肋骨、背阔肌轻度粘连,切面黄白相间.肿物切除后常规病理......
作者:葛怀娥;单美英 刊期: 2002- 01
-
岛状腘动脉1例
患者女性,30岁,汉族,入院前3h劳动时不慎被约500kg重的冻土砸伤双下肢,右胫腓骨下段粉碎型开放性骨折.左胫骨上段横形骨折,腓骨小头撕脱骨折、胫骨远折段向外移位,小腿上端肿胀,足背动脉摸不到搏动,多谱勒氏超声血流仪于骨折断端以远探不到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血流声,足呈干瘪状苍白.病人中度休克.经抗休克治疗、血压升至12/6.7kPa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侧腘动、静脉探查术.术中见胫腓骨骨折,比目......
作者:孟新文;付清海;许向东;汪丙昂 刊期: 2002- 01
-
肌间隙血管为蒂小腿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
目的:为胫后动脉的肌间隙分支为蒂小腿内侧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新鲜尸体60侧经胫后动脉起始部进行墨汁注射,以内踝至胫骨平台将小腿等分成A、B、C、D4个区段,在手术放大镜下进行解剖观察血管分支长度、口径、类型.结果:B区胫后动脉肌间隙分支长(4.5±0.6)cm,外径(1.7±0.2)mnlll.C区胫后动脉肌间隙分支长(4.0±0.6)cm,外径(1.5±0.3)mln.其余A、D区......
作者:劳杰;熊良俭;顾玉东;梁秉中;赵新 刊期: 2002- 01
-
阴茎皮肤和包皮动脉的解剖及l临床应用
尿道下裂是泌尿外科先天性畸形疾病,发病率为3%c~4‰[l],国内外多采用包皮内板横行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2,3,该术式存在取材长度不足及皮瓣转移后血供差等问题,有15%~30%的并发症[4.我们自1998年至2000年通过对20具成人男尸阴茎皮肤和包皮动脉的解剖观察,采用阴茎背侧纵行带蒂岛状皮瓣行尿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安胜;宋江虹;冯继周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麝香保心丸通过抑制p38 MAPK和NF-κB信号传导通路表达对抗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 2 内窥镜下第三脑室手术的应用解剖
- 3 鼻唇沟还原式手术设计的解剖学基础
- 4 二甲双胍通过AMPK信号通路对小鼠骨关节炎保护作用的研究
- 5 脑膜中动脉额支发自眼动脉变异1例
- 6 不同节段椎弓根内部结构的测量和比较
- 7 颈椎前路融合术中植骨块的高度对邻近节段关节突压力及椎间位移的影响
- 8 腕尺侧副韧带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
- 9 两种静脉动脉化在末节断指再植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 10 区域性肝门阻断在Ⅲ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附49例报告
- 11 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应用解剖
- 12 肝固有动脉分支及吻合变异1例
- 13 基于三维CT的臀上动脉解剖学研究
- 14 内镜下迷路后径路桥小脑角区结构定位
- 15 基于静态磁共振图像构建髌股关节准动态三维运动模型
- 16 腰椎管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 17 经眉弓切口锁孔手术切除鞍区病变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
- 18 腕后区第4骨纤维管道解剖结构特点及其意义
- 19 肾前、后筋膜融合形成锥侧筋膜的CT解剖学研究
- 20 肝右动脉变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