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第4期文章
  • 脑动脉硬化对外侧膝状体血供影响的形态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外侧膝状体动脉的来源、数量、分布以及相关动脉的病理变化,为外侧膝状体因缺血所致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对45例90侧,成人脑标本进行观察,研究外侧膝状体动脉的起源、数量、分布,对其中50~70岁的60侧脑标本的外侧膝状体相关动脉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外侧膝状体的血供主要来自脉络丛后外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和膝络丛前动脉,其中多动脉来源型占80.0%,单一动......

    作者:刘学钧;祖朝辉;刘静;王颖 刊期: 2003- 04

  • 经左听诊三角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从左听诊三角入路经胸膜外进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例小儿固定尸体上模拟经左听诊三角入路手术,对与动脉导管结扎术有关的肌肉、胸膜、神经及血管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经左侧听诊三角入路第4肋间隙切口处距交感干(2.74±0.41)cm,距胸主动脉(3.38±0.61)cm,距左肺根上缘(3.50±0.57)cm,距动脉导管(4.25±0.57)cm,推肺向前约(2.10±0......

    作者:牛松青;张建业;鞠加光;吴巧;李剑锋 刊期: 2003- 04

  • 颈深筋膜间隙的薄层断面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为颈深筋膜间隙的影像和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低温冰冻技术,制作15套颈部连续薄层横断面标本,在断面上对颈深筋膜各间隙进行观测研究.结果:明确了各间隙的位置、毗邻及出现范围;证实了危险间隙的存在;得出胸骨上间隙应是由颈深筋膜浅层和舌骨下肌筋膜围成;发现颈动脉间隙不是一密闭的间隙,其后外侧与颈后间隙相通.结论:用横断层解剖方法能清楚显示各颈深筋膜间隙的形态结构.......

    作者:李七渝;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 刊期: 2003- 04

  • 颅内蛛网膜和蛛网膜下池的划分、分布及特点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和脑池的划分、分布和一般特点.方法:对颅内蛛网膜和脑池进行显微镜下的解剖和观察.结果:(1)颅内蛛网膜分为凸面蛛网膜、颅底蛛网膜和小梁蛛网膜,小梁蛛网膜是脑池之间的真正间隔;(2)脑池分为上方脑池和颅底脑池,以Liliequist膜间脑叶为界可将颅底脑池分为Liliequist膜前、后两组;(3)几乎所有的颅神经均有各自的蛛网膜鞘,动眼神经是颅内蛛网膜集中的结构;(4)颈内动脉......

    作者:吕健;朱贤立 刊期: 2003- 04

  • 聚DL-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修复长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HA)复合聚DL-乳酸(PDLLA)制备的材料体内成骨能力.方法:将PDLLA和PDLLA/HA(20wt%)材料采用盐结晶颗粒沥滤法制成三维多孔材料,45例1cm兔桡骨去骨膜缺损分为三组,分别植入2种材料和作空白对照,术后2,4,8,12周行X线、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骨生成状况,8、12周行生物力学测试(三点折弯强度).结果:泡沫状PDLLA/HA(20wt%)材料比纯PD......

    作者:闵少雄;靳安民 刊期: 2003- 04

  • 脊柱内固定后椎间盘营养途径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了研究脊柱内固定后椎间盘的营养途径.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行墨汁灌注后,观察同一动物非固定区中椎间盘与固定区域椎间盘的墨汁分布情况,观察相同位置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墨汁分布情况.结果:软骨终板有血管从中经过,椎间盘营养来源分主要和次要途径,内固定后软骨终板和椎体之间产生分离,椎间盘会新生较多小血管,且血管缓慢而淤积.结论:内固定节段椎间盘处于低应力状态下,一定时间后,营养代谢的改变会导致椎......

    作者:贾长青;柏树令;朱小兵 刊期: 2003- 04

  • 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生物活性陶瓷修复兔颅骨缺损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生物活性陶瓷(Bioactiveglassceramics,BGC)和胶原膜复合材料的成骨作用.方法:将培养的BMSC与BGC及胶原膜复合后植入兔颅骨缺损区,通过形态学、组织化学和立体计量学等方法观察新骨生成情况.结果:①形态学观察:倒置显微镜显示BMSC呈星形,12h全部贴壁,对数增殖期为2~4d.扫描电镜显示BM......

    作者:温昱;秦书俭;李彬 刊期: 2003- 04

  • BMP-2改良纤维蛋白原支架修复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icprotein,BMP-2)在构建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软骨膜块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将软骨细胞种植于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上,体外培养,在培养系统中加入BMP-2,观察软骨细胞在支架中的繁殖以及载体降解情况;将培养出的软骨膜块植入于动物关节软骨缺损模型中进行定期观测.结果:改良纤维蛋白原支架可满足组织工程软骨修复需要,BMP-2在用于构建......

    作者:朱立新;李奇;林荔军;闵少雄;张力 刊期: 2003- 04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兔眼表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眼表碱烧伤后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并与单纯行角膜移植术组作比较.方法:在16只兔双眼上制作碱烧伤模型,1d后,右眼行异体板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左眼行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观察6月,根据术眼的角膜新生血管分级、植片的混浊度、水肿度来计算移植排斥反应指数(RI),以RI值判断植片的存活情况.结果:行异体板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16眼中有14眼RI......

    作者:刘海俊;钟世镇;余磊;熊绍虎;龚向明;葛坚 刊期: 2003- 04

  • SD大鼠马尾与骶神经根的解剖学观察

    目的:为从马尾和骶神经根途径开展SD大鼠的神经泌尿学研究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6只SD大鼠灌注后进行显微解剖,并对30只SD大鼠进行术中观察和测量,总结马尾、骶神经根的解剖特征.结果:SD大鼠的盆底器官主要由S1~S4脊髓节段和神经根支配,脊髓圆锥延续较长,达L4椎体下缘,马尾神经亦较长,其前根1束较细,后根2束较粗,包于同一硬脊膜中,硬脊膜较厚而坚韧,脊髓神经前后根出硬脊膜后,有各自独立的硬脊膜......

    作者:王金武;侯春林;陈爱民;王诗波;赵良宇 刊期: 20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