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年第4期文章
  • 眶上动脉蒂反流轴型耳颞皮瓣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临床各型额部皮瓣特别是跨血管系统反流轴型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具福尔马林保存的成人尸体头面部进行肉眼解剖,观察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的位置、口径、走行和相互吻合状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具新鲜成人头部标本制作血管铸型.结果:眶上动脉、滑车上动脉和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基本恒定,且三者存在众多吻合,吻合支集中区域为上界距眶上缘(4.9±0.4)cm,下界为眶上缘水平,上......

    作者: 刊期: 2006- 04

  • 枢椎椎弓根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为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55例成年人枢椎干标本,分别测量其椎弓根的宽度、高度,以及枢椎椎弓根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的角度.结果:枢椎椎弓根的宽度为(8.22±1.48)mm,高度为(8.24±0.86)mm,在横断面上内斜角为36.57°±3.18°,在矢状面上的上倾角为26.79°±2.10°.结论:枢椎椎弓根有足够的空间供椎弓根螺钉固定,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应小于3.5mm......

    作者: 刊期: 2006- 04

  •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0对中国成人干燥寰枢椎配对标本上,对与临床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相关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冠状面上螺钉植入小外偏角(5.5±2.0)°(0°~13.0°),大外偏角(23.6±2.1)°(17.5°~32.5°),矢状面上螺钉植入小后倾角(14.9±2.6)°(9.0°~27.0°),大后倾角(2......

    作者: 刊期: 2006- 04

  • 华南地区成人胫骨平台内侧与腓骨头高度差距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测量胫骨内侧平台低点至腓骨头(FH)尖端高度的差距(DPF),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胫骨假体(TP)设计及胫骨平台截骨提供参数.方法:华南地区成人60侧骨性正常膝关节(正常组,年龄:16~78岁,平均40.3岁);退行性骨性关节炎膝60侧(OA组,年龄:40~85岁,平均69.3岁);两组中男、女均为30侧.摄膝关节正位X线片,在X线片上测量DPF.采用析因分析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

    作者: 刊期: 2006- 04

  • 直肠系膜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以直肠系膜为中心,探讨直肠癌手术切除术的佳的解剖层次.方法:应用尸体标本27例、新鲜尸体标本10例、临床取材标本10例,分别进行解剖、测量及灌注.结果:直肠系膜是由直肠周围包裹在盆脏筋膜周围之内的脂肪组织、神经、血管、淋巴管等组成.直肠系膜上端与乙状结肠系膜相连续,下端与直肠肛管相连接,盆腔内的生殖管道,髂内血管,盆自主神经及盆腔侧壁的肌肉均为壁层筋膜覆盖,外面是一层光滑的盆脏筋膜,长8~1......

    作者: 刊期: 2006- 04

  • 下颌后静脉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明确下颌后静脉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与下颌角之间的解剖关系,为下颌角截骨术中避免损伤下颌后静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2侧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解剖观测下颌后静脉的走行、构成、长度、外径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下颌后静脉位于下颌骨后缘,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合成.起始处外径为(5.6±2.6)mm,长度为(4.46±2.08)cm.围绕下颌支后缘静脉长度为(4.27±0.80)cm,围......

    作者: 刊期: 2006- 04

  • 人胃癌组织中VEGF-C及其受体Flt-4的表达

    目的:观察VEGF-C和Flt-4在胃癌组织及淋巴管的表达,探讨癌细胞淋巴管转移机理.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胃癌早期和进展期癌细胞和淋巴管VEGF-C和Flt-4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各期胃癌的癌细胞中均见到VEGF-C和Flt-4阳性表达,淋巴管内皮细胞仅见到F1t-4阳性表达;进展期胃癌两种蛋白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都高于早期癌.结论:癌细胞YEGF-C和Flt-4的表达与肿瘤进展呈正相关;淋巴......

    作者: 刊期: 2006- 04

  •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缺损修复实验中的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nano-HA)的骨缺损修复作用及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重建过程中的应用,为临床运用于骨缺损修复领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在单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进行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作为实验组,以普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作为对照组;术后2周,4周,8周和12周分别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监测两组人工骨对骨缺损的修复......

    作者: 刊期: 2006- 04

  • 仿生型BG-COL-HYA-PS复合支架细胞相容性

    目的:研究仿生型BG-COL-PS-HYA复合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将小鼠胚胎成骨细胞种植于BG-COL-HYA-PS、BG-COL复合材料、58SBG支架上,用MTT法、ALP活性测定等观察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情况.通过体外实验方法,观察其生物相容性.结果:成骨细胞在BG-COL-HYA-PS材料上能良好粘附、增殖,而在58SBG材料上粘附差、细胞逐渐死亡.MTT法结果显示:联合培养后......

    作者: 刊期: 2006- 04

  • 人静脉移植物中MCP-1的表达

    目的:探讨人静脉移植物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其与巨噬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对30个静脉移植物再塞标本中MCP-1、CD68(巨噬细胞的标记物)、CD31(内皮细胞的标记物)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片,图片用SiliconGraphicsOctane进行处理.结果:在正常静脉血管中,MCP-1表达很弱;外膜中有少量CD68免疫阳性细胞,中膜......

    作者: 刊期: 20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