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胃背系膜及系膜间隙的解剖形态特点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相关系膜及系膜间隙的镜下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下解剖定位和操作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大体解剖观察并在腹腔镜下于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对胚胎期胃背系膜形成的胰腺筋膜、胃脾韧带和腹后壁筋膜间隙在腹腔镜下的解剖层次和形态特点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胃背系膜后层衍化形成的胃脾韧带、胰腺筋膜、胰十二指肠筋膜和横结肠系膜前叶是相互延续的一个整体;胰腺前筋膜形成的胃......
作者:吴涛;李国新;丁自海;刘兴国;钟世镇 刊期: 2007- 03
-
肝尾状叶的断层解剖与CT研究
目的:为临床影像诊断肝尾状叶病变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30例成人横断层标本和30例成人腹部CT图像,各选取肝尾状叶所在的4个连续横断面,观测尾状叶与脊柱的对应高度、位置、形态、毗邻关系及有关径值.结果:尾状叶在T10~L1脊柱高度均可100%显示;静脉韧带裂和下腔静脉分别居尾状叶的前、后方,可作为各层面识别尾状叶的标志结构;尾状叶的横断面形态,头侧层面以钩形多见,尾侧层面以舌形为主,断面标本和......
作者:王剑华;周庭永;钱学华;黄德胜;吕发金 刊期: 2007- 03
-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0具脊柱标本上模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共拧入60枚螺钉,观察螺钉在椎体内的位置、椎体终板与螺钉的位置关系、前纵韧带和膈肌脚的位置及毗邻.结果:侧面观椎弓根螺钉于椎体上1/4处;冠状面观,螺钉位于椎体侧缘,距椎体边缘5~8mm,螺钉前端可直达椎体前缘;矢状面观,椎弓根螺钉紧贴上终板,距终板仅2~3mm.膈肌脚纤维粗大,左右各一......
作者:杜心如;赵玲秀;石继川;孔祥玉 刊期: 2007- 03
-
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探讨差速贴壁法从大鼠腹股沟脂肪垫分离纯化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tissue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ADMSC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差速贴壁培养法分离ADMSCs,并与普通培养法得到的ADMSCs进行表面分子CD44阳性率对比.在第2代ADMSCs中加入条件培养基进行诱导,根据条件培养基的不同分成3组:①成骨诱导组:加入成骨培养基;②成脂诱导组:加......
作者:戴景兴;杨林林;曲戎梅;周智涛;余磊;邱晓忠;彭晨;李晋;原林 刊期: 2007- 03
-
NSCs移植对AD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侧脑室注射192-IgG-saporin致老年性痴呆(AD)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移植组,每组8只.左侧侧脑室注射192-IgG-saporin5μl(0.5μg/μl),建立AD动物模型,基底前脑行NSCs移植,Y-迷宫行为检测,NADPH-d组织化学法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基底前脑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和......
作者:罗秀梅;龙大宏;杨丹迪;洪乐鹏;黄文燕;曾凡表 刊期: 2007- 03
-
胸腺肽α1围手术期应用对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作用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围手术期应用对肝癌患者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可切除肝癌患者,按手术大小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术后当天、第3、第5d皮下注射胸腺肽α14mg,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第1、4、7d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分子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CD3+、CD4+、CD4+/CD8+降低(CD4+、CD4+/CD8+术后1、4......
作者:吴伟江;谢衍雄;邹伟波;邹永锋;钟巍巍;袁道彰 刊期: 2007- 03
-
瘢痕疙瘩p53基因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实验
目的:对瘢痕疙瘩p53基因检测试剂盒进行临床实验,评价此试剂盒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斑点杂交、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52例临床瘢痕疙瘩患者和配对的52例正常人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的基因型.结果:瘢痕疙瘩患者的Pro等位基因频率和Pro/Pro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6.268,P=0.018;x2=11.34,P=0.01),而Pro/Arg型和Arg/Arg......
作者:靳瑾;高建华;鲁峰 刊期: 2007- 03
-
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的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研究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BMP-2)及其相关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factor,VEGF)在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的表达.方法:以移植兔桡骨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植入后4、6、8......
作者:薛松涛;施鑫;吴苏稼;赵建宁;周光新 刊期: 2007- 03
-
L-精氨酸对模拟缺血再灌注培养乳兔窦房结细胞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模拟缺血再灌注(IR)培养乳兔窦房结细胞(SANC)损伤及左旋精氨酸(L-Arg)干预作用.方法:对SANC模拟低糖缺氧培养,添加L-Arg和L-Arg+L-NAME与培养细胞共同孵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I120组;I120R120组;I120+L-Arg组;I120R120+L-Arg组;I120+L-Arg+L-NAME组;I120R120+L-Arg+L-......
作者:王庆志;廖华;邱小忠;余磊;郭志坤 刊期: 2007- 03
-
巨噬细胞在血管重塑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体内巨噬细胞对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兔后肢股动脉-静脉短路诱导侧枝血管生长模型.一周后将动物处死,应用Ki67(细胞增殖标记物)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和弹性纤维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连续切片上检测髂外动脉在重塑过程中巨噬细胞数目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弹性纤维的降解.结果:在重塑血管外膜发现大量巨噬细胞,中膜也有大量巨噬细胞的存在,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有大量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在正常......
作者:谢应桂;王岐本;黄庆红;吴松;蔡维君;蒙艳斌;邝满元 刊期: 2007- 03
动态资讯
- 1 完全额中缝2例
- 2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神经根受压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3 MRCP观察胰胆管合流解剖及意义
- 4 左肺3叶变异1例
- 5 颏下、舌根部并发异位甲状腺瘤1例
- 6 胰腺钩突的横断面解剖与CT研究
- 7 颈椎前路减压与椎内静脉丛相关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8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血供及临床意义
- 9 心脾综合征1例
- 10 培养软骨植入干骺端对胫骨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 11 踝上动脉降支蒂胫骨瓣移位治疗距骨缺血坏死
- 12 髂腰韧带CT三维显示及其在腰椎节段定位中的作用
- 13 利用2D/3D配准技术开展直立位颈椎椎间孔形态学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 14 消除经甲醛固定尸体刺激性气味的方法
- 15 寰枢椎后路二种内固定技术的三维稳定性评价
- 16 壮族人群极外侧椎间融合术的影像解剖研究
- 17 数字化导航模板在Salter截骨术中的临床应用
- 18 股骨上段髓腔解剖学研究进展
- 19 Toll样受体2和4在髋关节滑膜巨噬细胞中的表达
- 20 正常成人门腔间隙前后径的CT测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