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不同植骨融合方式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椎间高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植骨融合方式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椎间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5例2010年5月~2012年7月间于我院接受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将20例在术中接受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在术中接受无端盖钛网植骨患者作为无端盖钛网组,25例在术中接受有端盖钛网植骨的患者作为有端盖钛网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手术前后椎间高度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组术前......
作者:管俊杰;张烽;赵剑;陈晓庆 刊期: 2014- 02
-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简称Wallis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5月,应用Wallis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7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1年随访时下腰痛JOA评分、腰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情况(ODI)及X线片上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intervertebrald......
作者:郑晓青;顾宏林;郑超;郑秋坚;詹世强;曾时兴;昌耘冰 刊期: 2014- 02
-
撑开型融合器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比较性研究
目的探讨后路撑开型融合器与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93例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撑开型融合器及椎弓根固定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撑开型融合器治疗(A组),50例行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数据及随访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以上,随访发现使用撑开型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与椎弓根钉固定组相比......
作者:刘恩志;尹庆水;郭东明 刊期: 2014- 02
-
耳内窥镜经鼻观察泪囊前泪道阻塞鼻泪管下口的形态
目的应用30°斜耳内窥镜镜头经鼻观察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鼻泪管下口的形态,总结内窥镜下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鼻泪管下口的影像解剖形态特征,为临床开展经鼻泪管下口逆行插管造影检查打下基础.方法选取患有泪囊前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54例(75眼),上下泪点闭锁3例(5眼)、上下泪小管阻塞15例(24眼)、泪总管阻塞18例(28眼)、陈旧性上下泪小管断裂18例(18眼),均应用30°斜耳内窥镜镜头观察鼻泪管下口,......
作者:王婷婷;陶海 刊期: 2014- 02
-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蒂部血管扭转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研究
目的研究牵张力、伴行静脉数量和动静脉间距对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蒂部血管扭转的影响.方法应用LSDYNA软件建立穿支血管蒂三维非线性数字化模型,分3组进行实验:(1)等长和等张扭转;(2)血管蒂为1支和2支伴行静脉;(3)穿支动静脉间距分别在0、2、4、6mm的情况下扭转.3组实验均从0°扭转至180°,通过血管窄处横截面积变化,反映血管的通畅性.结果(1)等张扭转组血管蒂通畅程度明显大于等长扭转组......
作者:陶友伦;张世民;陈文龙;张英琪;王欣;刘天一;马飞;顾玉东 刊期: 2014- 02
-
先天性纠正性大动脉换位的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先天性纠正性大动脉换位的病理分型和合并畸形,研究该病病理特点.方法2000年1月-2012年6月,40例经心血管造影或CT或手术证实为先天性纠正性大动脉换位(CCTGA)的患儿纳入研究,首次诊断年龄2天~4岁7月(平均年龄1.6±1.3岁),采用节段诊断法进行诊断.结果S.L.L(心房正位,心室左袢,主动脉左位)28例,均为左位心,I.D.D(心房反位,心室右袢,主......
作者:陶子瑜 刊期: 2014- 02
-
实时超声在介导评估可注射CS/nHAC骨支架材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在介导可注射骨材料的注入过程和评估其原位成骨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可注射性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CS/nHAC)支架材料注入大鼠皮下组织,分别于注射后1、14、28d进行超声成像检查,定量测定支架的灰度值,半定量监测支架的体积及内部血供情况.结果在实时超声的监测下,支架材料准确注入骨缺损部位,并且在通过超声对材料的体内评估中发现,与壳聚糖/胶原(CS)支架相比,CS/nH......
作者:阎禹廷;李鹤;袁月;李松建;陈彦 刊期: 2014- 02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ies,SCI)是致残率高的疾病之一,SCI及继发炎症引起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形成瘢痕组织,造成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功能丧失(瘫痪)、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失调(大小便失禁)、肌痉挛、疼痛、关节挛缩、褥疮、心理障碍、性功能不全,甚至呼吸障碍等危及生命及影响生活质量的改变.目前SCI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亟待探索新的治疗策略.近年,随着对间充......
作者:鲁俊;撒亚莲;严新民 刊期: 2014- 02
-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研究进展
自Koshima[1]于1989年首先报道以肌皮穿支血管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创面获得成功以来,穿支皮瓣(perforatorflap)因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牺牲较小的供区,且能获得较好的受区功能与外形等优点,从而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随着应用解剖学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穿支皮瓣技术在临床的不断普及,学者们对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征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近年来,学者们从对穿支皮......
作者:张天华 刊期: 2014- 02
-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线栓进入路径解剖研究
中风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因为能够很好的模拟人类中风后缺血区脑梗死以及偏瘫症状.又结合当今广泛开展的转基因技术以及基因敲除技术,在研究药物治疗中风以及寻找新药靶点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2].但是,小鼠颅内血管的解剖结构以及线栓入颅后所走路线却从未有人报道,本研究通过展示小鼠颅内血管铸型以......
作者:方莹莹;肖钊明;刘畅;王祎媛 刊期: 2014- 02
动态资讯
- 1 旋股内侧动脉解剖学观测及在介入法治疗下肢动脉疾患的意义
- 2 趾长屈肌的亚部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 3 指背腱膜滑动与近侧指间关节屈曲关系及临床意义
- 4 尺神经手背支与小指掌侧固有神经交通支1例
- 5 颅内蛛网膜和蛛网膜下池的划分、分布及特点
- 6 异常示指屈肌1例
- 7 食管胃静脉曲张供血与分流血管CT三维成像研究
- 8 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外侧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 9 腰椎间孔韧带的解剖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 10 缓释VEGF的可吸收性微管在TMR中的应用研究
- 11 寰椎后弓形态分类与椎弓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 12 济南’手外科国际研讨会及足趾与皮瓣移植学习班
- 13 内斜位X线片显示股骨距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 14 一种兔腰椎间融合模型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 15 胃十二指肠动脉变异1例
- 16 有限单元法在脊柱生物力学应用研究进展
- 17 股骨滋养动脉髓内行径与髓内针固定的关系
- 18 肝右管变异1例
- 19 皮肤支持韧带标本制作法及其意义
- 20 大鼠原位与异位肾移植三维数字化构建方法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