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慢性肌筋膜激痛点大鼠模型的剪切波弹性模量研究
目的研究弹性超声在大鼠肌筋膜激痛点鉴定中的应用价值,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7周龄),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取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连续8周的干预,造模结束后,模型组与对照组均正常饲养4周,12周结束后通过电生理检测技术进行模型鉴定,并对激痛点行超声检查,检测激痛点的剪切波弹性模量,进一步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模型组大鼠股内侧肌......
作者:吕恒勇;李真;王月香;李迎新;吴金鹏 刊期: 2017- 01
-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显微削薄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显微削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26例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皮瓣修复创面,创面面积(外伤患者为扩创后面积)为6cm×4cm~15cm×10cm,切取皮瓣面积为8cm×5cm~21cm×8cm.皮瓣断蒂前在放大镜下根据II级穿支走行,保留II级穿支及其周围1cm左右深筋膜组织,切除深筋膜及部分浅筋膜......
作者:聂开瑜;常树森;魏在荣;金文虎;王波;孙广峰;唐修俊;曾雪琴;何春念 刊期: 2017- 01
-
胸腰椎骨折脱位经后路长节段内固定术后力线不良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经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脊柱冠状位力线、矢状位力线恢复不良的情况及其原因.方法分析33例胸腰椎骨折脱位(AO分型C型)病例,均接受后路长节段内固定手术.在X线平片上测量患者手术前、后伤椎移位距离、脊柱侧(后)凸Cobb角;根据术后力线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力线恢复良好组(A组)和力线恢复不良组(B组),并分析螺钉数目、伤椎置钉等对术后脊柱力线恢复的影响.结果33例患......
作者:王翔;蔡毅;郑明辉;瞿东滨 刊期: 2017- 01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Chevron手术治疗(母)外翻术前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Chevron手术治疗(母)外翻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20例轻度、中度(母)外翻患者,年龄48~72岁,行三维螺旋CT下0.625mm薄层扫描,在M3D软件中三维图像处理系统上进行建模、模拟截骨,测量(母)外翻角、第1,2跖骨间角,在不同截骨角度值下比较各测量值间的差异.结果数字化重建(母)外翻模型、模拟截骨后按术前规划进行手......
作者:吕志宇;赵义荣;俞春生;李继川;邵志民 刊期: 2017- 01
-
两种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较大游离骨块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较大游离骨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66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较大游离骨块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按游离骨块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仅复位固定,未行钻孔和植骨)和试验组(35例,行钻孔、松质骨孔内插秧式植骨和周围植骨,以及复位固定).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末次随访时临近关节功能恢复(HSS法).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
作者:殷渠东;顾三军;徐可林;芮永军;孙振中;刘军 刊期: 2017- 01
-
两种支撑体在脊髓型颈椎病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钛网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颈椎支撑体植骨在颈椎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前路钛板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恢复维持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及融合率、沉降率的差异.方法75例确诊为两个相邻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40例行钛网支撑体植骨,35例行n-HA/PA66颈椎支撑体植骨,均行椎前钉板系统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JOA评分、颈椎曲度......
作者:蒲志超;马向阳;杨进城;夏虹;吴增晖;尹庆水;艾福志;王建华 刊期: 2017- 01
-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股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外侧支持带松解联合内侧髌股韧带(medialpatellofemoralligament,MPFL)重建手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9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采取关节镜辅助下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联合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术前和术后影像学结果、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和Kujala髌股关节评分,观察重建韧......
作者:黄媛霞;段永壮;王利民;徐海斌 刊期: 2017- 01
-
左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多分支变异1例
笔者在解剖一具女尸过程中,发现其左上肢动脉分支发生较大变异,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该女尸身长约160cm,其左锁骨下动脉直径为11mm,在其从主动脉弓发出2.0cm处,向前上外侧发出一条管径为7mm的动脉干,距该干起点1.4cm处向下发出一管径为2.5mm的分支向下进入胸腔,确认为胸廓内动脉;与胸廓内动脉起点相对处上方发出肋颈干,立刻分为颈深动脉和肋间上动脉;该干向左走行过程中继续发出2条......
作者:范红波;甘胜伟 刊期: 2017- 01
-
正中神经起点并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变异1例
笔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同时存在两处变异:左侧正中神经内外侧2根下降距离较长,于臂中部汇合成正中神经主干,并且正中神经内外侧2根之间存在1交通支;同时,前臂外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共同支配虎口区.两种变异同时存在未见报道,为积累解剖学资料并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恒;司道文 刊期: 2017- 01
-
三种Endobutton术式重建喙锁韧带术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单、双和三枚Endobutton术式重建喙锁韧带术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40具新鲜冷冻肩关节标本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具.将标本进行解剖处理,保留肩胛骨-喙锁韧带-锁骨结构.前3组为实验组(组1、组2、组3):将喙锁韧带切断后分别应用三种Endobutton固定术式重建;第4组为对照组(组4):即原喙锁韧带.处理后行垂直方向生物力学拉力实验,记录造成喙锁结构失效的大拉......
作者:潘昭勋;杜德凯;张洪鑫;孙超;钟彬;闵小军 刊期: 2017- 01
动态资讯
- 1 试剂对脱钙骨基质成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 2 颈椎后路手术相关结构三维可视化研究
- 3 下颈椎血供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 4 关节镜下自体骨-髌韧带-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效果评价
- 5 基于图像分析的周围神经Karnovsky-Roots法染色规律的效果观察
- 6 咀嚼肌牵动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建模与数值分析
- 7 少阳主骨方对食蟹猴自然退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p16/Rb信号通路的影响
- 8 关于举办2015年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第七届实用神经解剖学与临床综合症学习班》的通知
- 9 巨大主动脉肾节1例
- 10 健侧C7神经移位经改良椎体前通路的解剖学研究
- 11 多发性动脉变异1例
- 12 后腹腔建立扩大与整理技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 13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发病的解剖因素探讨
- 14 去细胞输尿管移植至膀胱壁后的再生
- 15 静脉受压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 16 主动脉弓分支变异螺旋CT三维成像解剖学研究
- 17 寰枢椎后路二种内固定技术的三维稳定性评价
- 18 两种壳聚糖载rhBMP-2纳米微球对SD大鼠体内异位成骨的影响
- 19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
- 20 副肝右动脉变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