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脂多糖损伤黑质导致迷走神经背核DR1和DR2表达变化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损伤大鼠黑质(substantianigra,SN)后迷走神经背核(dorsalmotornucleusofthevagus,DMV)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和多巴胺受体1(dopaminereceptor1,DR1)和多巴胺受体2(dopaminereceptor2,DR2)的表达变化.方法30只......
作者:连辉;张毅敏;付升旗;王志勇 刊期: 2017- 03
-
维生素C对巨噬细胞增殖、迁移及吞噬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aminC,VC)对巨噬细胞增殖、迁移和吞噬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无菌分离和培养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液中加入VC处理24h,然后利用BrdU和WST技术检测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荧光微球法检测吞噬功能,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能力.结果VC组中巨噬细胞BrdU阳性率和WST吸光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作者:范志浩;李媛媛;李莉霞;王祥海;潘梦婕;谭丹丹;文锦坤;钱长晖;李振林;郭家松 刊期: 2017- 03
-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占位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CS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与自由及激发肌电图(EMG)多模式联合监测技术在脊柱椎管内占位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47例脊柱椎管内占位患者(颈椎4例,胸椎14例,胸腰段13例,腰椎13例,骶椎3例)行占位病变切除术中采用CSEP+TES-MEP+自由EMG+激发EMG监护.结果①CSEP和TES-MEP:监测成功率各为100%和93.6%;阳性率分别为......
作者:陈艺;叶劲;林志雄;吴景明;黎文;卢永辉;白波;卢伟杰 刊期: 2017- 03
-
脊髓型颈椎病伴大块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1例及文献回顾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方案选择及突出椎间盘自然吸收的机制.方法临床报道1例脊髓型颈椎病伴大块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的病案,对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方案选择及突出椎间盘自然吸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方式分手术和保守两种,手术疗法相对于保守疗法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优点和缺点仍然有争议.突出椎间盘自然吸收机制尚不明确.结论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至关重要,因为可以显著改善预......
作者:林楚华;李颖彬;李义凯 刊期: 2017- 03
-
3D打印技术在股骨髁上骨折医患沟通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Mimics18.0软件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骨折模型进行手术规划,术前模拟手术,辅助治疗复杂型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及在医患沟通环节的效果研究.方法筛选10例复杂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将患者的骨折部分及全套内固定物的薄层CT数据导入Mimics18.0软件,进行骨折三维建模、骨折块虚拟复位、建立股骨髁上骨折内固定物标准件库、选取佳匹配的钢板及螺钉.3D打印出患者1:1的股骨髁上骨折实体模型,术......
作者:林钢;李鹏;肖菊姣;李鉴轶;彭文标;黄旭科;孙向华 刊期: 2017- 03
-
表面肌电信号评价呼吸电刺激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测量腹肌、膈肌和盆底肌肌电改变,评价呼吸电刺激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共31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盆底生物反馈治疗(16例),治疗组在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基础上进行呼吸电刺激训练(15例).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对两组选用便秘评分系统进行评估,采用表面肌电图技术检测膈肌和下腹肌表面肌电均方根,Glazer法评估盆底肌肌电参数.结果治......
作者:叶韵怡;张鸣生;李新平;张雷;梁桂英 刊期: 2017- 03
-
踝三角韧带修复重建的解剖与生物力学的基础研究
目的通过对尸体标本踝三角韧带进行解剖观测,为踝关节韧带修复重建提供解剖与生物力学基础.方法选取成人新鲜尸体足踝标本10例,观察三角韧带的组成、起止、分布,测量各组成部分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并在外翻应力位下拍摄X线片,测量踝关节内侧间隙(Mcs),依次切断三角韧带浅层、深层,并重复上述测量.结果踝三角韧带均分为深、浅两层组成,当踝关节韧带处于完整状态时,踝关节在跖屈、中立及背伸位的平均内踝间隙宽度分......
作者:林浩;徐世明;黄永军;牟勇;卓日波;郭洪娟;郑力彬 刊期: 2017- 03
-
髋臼部T形骨折四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目的髋臼部T形骨折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损伤机制多种多样,在临床治疗中难以制定统一的手术金标准.本文通过建立有效的髋臼部T形骨折有限元模型,比较四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之间的差别.方法利用有限元建模软件建立髋臼T形骨折模型后,应用相关有限元软件建立双柱逆行拉力螺钉(A)、前柱重建钢板联合后柱拉力螺钉(B)、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前柱拉力螺钉(C)和双柱重建钢板(D)这4种不同内固定术后的模型,分别......
作者:张永强;章莹;夏远军;谢会斌;代元元;陈泽鹏 刊期: 2017- 03
-
用于治疗难复位性寰枢椎脱位的新型经口前路寰枢椎侧块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比较新型寰枢椎侧块融合器与传统内固定方式(TARP+髂骨块内固定技术,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收集40例TARP术后病人的CT扫描数据进行测量并设计新型融合器.挑选6具新鲜上颈椎标本.分别进行完整状态,失稳状态及进行3种内固定方式[(TARP+融合器(A1);TARP+髂骨块(A2);后路椎弓根钉棒技术(B)]处理.再测量不同状态下标本的屈伸,侧屈,旋转6组动作的活动范围(......
作者:莫少东;艾福志;李克维;李柯柯;陈树金 刊期: 2017- 03
-
应用锥形束CT对华南地区924颗下颌第1磨牙的根管形态学研究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观察下颌第1磨牙的根管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由两名牙体牙髓专业医生筛选我院口腔科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进行CBCT检查的500名患者,共计924颗下颌第1磨牙的影像资料,分别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牙位、根管构型及钙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24名存在双侧下颌第1磨牙的患者中,7......
作者:慈博雯;吴补领;麻丹丹;林思豆;严玲玲;黄文华 刊期: 2017- 03
动态资讯
- 1 椎间孔镜(TESSYS)入路相关的L5~S1节段椎间孔解剖学观测
- 2 第5腰动脉起自骶正中动脉1例
- 3 两种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 4 髌骨骨折固定术式选择及生物力学分析
- 5 舌下神经-面神经直接侧端吻合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6 胸大肌腹部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 7 现实与虚拟互动的骨科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探讨
- 8 手指皮肤脱套伤治疗进展
- 9 面神经在颞骨内改道以延长其可利用长度的应用解剖
- 10 颞骨岩部结构的定位解剖及临床意义
- 11 肠系膜上、下动脉通过腹内动脉环吻合变异1例
- 12 胰体胰尾缺失1例
- 13 积极开展骨盆临床解剖学研究
- 14 自控微动带锁髓内钉对山羊骨折愈合的生物化学研究
- 15 供肝修整过程中防止肝动脉损伤的解剖方法
- 16 京尼平交联大鼠肾去细胞生物支架提高支架生物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 17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股前内侧穿支血管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 18 术前CT测量对颈椎椎弓根形态个体化评价的意义
- 19 计算机3D技术研究围肝门部门静脉变异者胆管变异率
- 20 儿童颞骨岩部解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