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7年第4期文章
  • 双胫骨前肌及第3腓骨肌多肌腹异常1例

    于解剖教学中发现一中年男尸左胫骨前肌及第3腓骨肌异常,报道如下:此例标本外观明显可见左小腿中上1/3较右腿粗.解剖操作时发现,其具有双胫骨前肌.内侧肌肉附着于胫骨的外侧,外侧肌肉附着于小腿骨间膜前面的上端.两肌肉向下移行成双肌腱经足底内侧缘止于内侧楔骨及第1跖骨.两肌肉中间夹有一血管神经束,是胫前动脉发出的肌支,由外上向内下走行,其胫骨前肌肌支在小腿中上1/3交界处穿过额外胫骨前肌至两肌肉之间并支......

    作者:牟博琨;郑紫城;吴樾 刊期: 2017- 04

  • 不同(牙合)位时翼外肌对颞下颌关节盘的生物力学影响

    目的研究在牙尖交错位和大张口位时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翼外肌对关节盘的生物力学影响及两(牙合)位之间的差异.方法对已经建立的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颞下颌关节数字化仿真模型,在不同猞位时进行翼外肌加载,通过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大张口位时,关节盘应力集中区较牙尖交错位时向前外侧移动,集中于关节盘中间带偏外侧区;关节盘中间带与关节盘后带之间存在明显位移差,形成位移撕裂带,而在牙尖交错位时则......

    作者:殷学民;张琰;李子文;刘啸;宋梦阳;王方圆;刘小豪 刊期: 2017- 04

  • 髋臼前壁骨折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

    目的建立髋臼前壁骨折模型,比较4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20个防腐成人半骨盆标本,建立髋臼前壁骨折模型.将骨折模型随机分为4组,A组采用真骨盆上缘重建接骨板固定,B组采用真骨盆内缘重建接骨板固定,C组采用顺行拉力螺钉固定,D组采用逆行拉力螺钉固定.对各组标本进行轴向压缩实验,测量骨折断端水平位移,计算剪切刚度,比较4组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结果相同加载载荷下,骨折断端水平位移:A组......

    作者:许博文;张青松;安思琪;裴宝瑞;李浩;戴世龙;吴啸波 刊期: 2017- 04

  • 1~3岁幼儿鼻后孔CT影像解剖学研究

    目的测量1~3岁幼儿鼻后孔的影像解剖数据,为临床鼻后孔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相关数据.方法通过CT影像工作站研究240例1~3岁幼儿鼻后孔冠状位CT,观察鼻后孔形态发育,并对鼻后孔测量左右径和上下径及截面积.结果120例1~2岁幼儿左侧鼻后孔左右径(8.98±0.69)mm,上下径(14.42±1.34)mm,鼻后孔截面积(92.75±14.76)mm,2.右侧鼻后孔左右径(8.93±0.71)mm,......

    作者:廖大红;张飞;王慧 刊期: 2017- 04

  • Kawase入路操作方向对脑干显露影响的虚拟现实解剖学研究

    目的在虚拟现实建模基础上探讨Kawase入路显微解剖特征.方法15例尸体头颅CT和MRI影像数据用于构建颅底虚拟现实三维解剖模型.以开颅和磨除岩骨的标志点连线为轴线作出圆柱模拟Kawase入路手术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方向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结果Kawase入路路径1包含岩上窦,路径终点为三叉神经出脑干处的脑桥,包含部分三叉神经和小脑上动脉.路径2包含岩上窦、岩下窦和基底窦,之后于脑桥腹侧依......

    作者:冯旭;钱增辉;汤可;李一鸣;梁径山;刘爱华 刊期: 2017- 04

  • 基于3D偏差分析的成人桡骨远端解剖对称性研究

    目的通过形态学测量方法评估成人桡骨远端解剖的对称性.方法采集15例正常志愿者的双侧前臂薄层CT扫描数据,对桡骨远端1/3的骨性结构进行三维重建,以模型体积和表面积作为目标参数对每一例志愿者左、右侧桡骨的三维模型进行解剖测量;进一步通过3D偏差分析方法完成双侧桡骨模型解剖对称性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左、右侧桡骨远端表面积大差异小于5.6%(P=0.004),体积差异小于9.1%(P=0.005)......

    作者:张宜;邓羽平;王勉;谭晋川;欧阳汉斌;黄文华 刊期: 2017- 04

  • 小胶质细胞与脊髓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交通日益高速化,高处坠落和交通事故使当前脊髓损伤的发生率、致残率逐年增高[1].脊髓损伤是指由直接或间接外力损伤脊髓,多发于16~30岁青壮年人群,常导致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其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其中原发性损伤是瞬间发生的过程,具......

    作者:孟珂 刊期: 2017- 04

  • 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进展

    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是由股后外侧区皮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2],根据2003年Blondeel等[3]提出的“Gent”consensus,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的一级源动脉为股深动脉穿动脉.然而不少学者对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解剖认识不足,仍将股深动脉穿动脉误认为皮瓣的穿支血管,将其命名为股深动脉穿支皮瓣.2007年Ahmadzadeh等[4]首次报道了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为股......

    作者:贺继强 刊期: 2017- 04

  • 肝门静脉解剖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自从1963年美国Starzl施行全球首例人体原位肝移植以来,肝脏疾病得到了有效治疗[1],随后供肝匮乏成为了制约肝移植深入发展的世界性难题,1990年由澳大利亚的Strong等[2]完成了第1例活体肝移植(livingdonorlivertransplantation,LDLT),解决了这一难题,而随着LDLT术式的不断改良和发展,对肝脏解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观念认为肝动脉和肝静脉的变异率较......

    作者:张慧;张烁;樊夏 刊期: 2017- 04

  • 离体股骨头动脉显微灌注技术方法

    目的探索猪股骨头标本离体后支持带动脉显微灌注技术方法.方法显微镜下对12例离体猪股骨头标本显微灌注,显微CT扫描;血管三维重建.结果通过下支持带动脉对离体猪股骨头显微灌注及骨内血管三维重建.构建离体股骨头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可精确、清晰呈现股骨头内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形态结构.结论离体猪股骨头动脉显微灌注及骨内血管三维重建能够清晰显示猪股骨头骨内的血管.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

    作者:邱兴;程亮亮;王本杰;杨磊;赵德伟 刊期: 201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