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首页>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第06期

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病变的应用解剖

王玉海;王春莉;卢亦成

关键词: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 岩斜区, 岩乙状窦交叉点, 颞骨岩部, 内淋巴囊裂
摘要:目的:研究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进行岩斜区直接手术的方法,寻找出该入路的标志点和颞骨岩部的磨除方法,并观察手术的暴露范围和优缺点.方法:用15例血管经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显微镜下(×6~25)解剖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结果:岩乙状窦交叉点、内淋巴囊裂是磨除颞骨岩部后面的重要标志,用内淋巴囊裂可以初步定位前庭小管、总脚和后半规管.此入路能够暴露从鞍背到延髓中上部的区域,以暴露中岩斜区佳.离断内淋巴囊,可扩大骨磨除的面积,增加手术的暴露.结论:以岩乙状窦交叉点、内淋巴囊裂为标志为安全磨除颞骨岩部后面提供了保证.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具有手术距离短、视野暴露充分的特点,特别适用于骑跨颅中、后窝而以颅后窝为主的岩斜区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