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以促进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侧重发表与临床应用密切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实验形态学、临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学术论著。读者对象为显微外科、手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颌面外科、耳鼻咽喉外科、中医外科以及放射科医师和解剖学工作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165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153/R

邮发代号: 46-1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001-165X
  • 国内刊号:44-115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0年第1期文章
  • 右侧喉不返神经1例及文献回顾

    从1996至2008年,我们共解剖了144具尸体,仅在1具成年男尸上发现了右侧喉不返神经的存在,左侧喉返神经的行程是正常的.用游标卡尺测量,右迷走神经的直径为2.45mm,右侧喉不返神经的直径为0.98mm.......

    作者:潘三强;吕来清 刊期: 2010- 01

  •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及有限元分析的脊柱骨密度测量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重建技术及有限元分析的测量骨密度的方法.方法以1具脊柱标本(C_3~L_5)进行高速CT薄层扫描,在Mimics中进行每个椎体的三维重建,在Ansys中进行体网格划分,在Mimics中赋予10、400种材料属性,输出至Ansys计算骨骼中每一种材料属性的体单元的体积,根据CT扫描的Hu值与骨密度的经验公式,计算标本质量及密度,对照组以电子天平测量(C3~L5)的质量.进行统计学处理......

    作者:张国栋;毛文玉;廖维靖;陈建桥;栾夏刚;郑晓晖;陶圣祥 刊期: 2010- 01

  • 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单节段腰椎及其邻近节段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分析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对单节段腰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其对邻近节段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新鲜成人尸体腰椎标本6具,测定L_(4~5)不稳固定节段及其上下邻近节段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ROM,按4组顺序依次测试:A组(完整组);B组(模拟L_(4~5)不稳组);C组(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椎间单枚cage);D组(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椎间单枚cage).结果L_(4~5)节段除左侧弯外,C组与......

    作者:董健文;邱奕雁;赵卫东;冯丰;戎利民 刊期: 2010- 01

  • 61例中耳炎咽鼓管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重建了解中耳炎耳咽鼓管与正常耳咽鼓管的解剖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设61例(85耳)中耳炎患者为病变组,设鼓膜完整的15例(30耳)经专科检查、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排除中耳病变且咽鼓管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多层螺旋CT分别行颞骨静态及动态CT扫描,且均行多平面重组重建,重建后分别测量其骨部、软骨部开放区域、软骨部闭合区域、软骨部有效闭合区域长度,......

    作者:闫晶晶;梁勇;陈燕萍;王军 刊期: 2010- 01

  • 胃周围间隙的三维断层解剖及在影像学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裸区和胃周围间隙的划分、形态学特征及其在影像学的应用意义.方法将65具成人尸体解剖观测胃裸区后膈下腹膜外间隙;46具成人尸体腹部连续断层标本,观测胃裸区后膈下腹膜外间隙出现平面、范围.选2例上腹部标本在胰尾处向肾旁前间隙内灌注红色乳胶,观察乳胶胰在周围的扩散和积聚情况.结果尸体解剖观测发现胃裸区位于食管腹段后方、邻近胃小弯侧胃的后壁无腹膜覆盖的区域,其出现率为100%.胃膈内侧韧带、胃膈......

    作者:郭宇;伍兵;闵鹏秋;杨开清 刊期: 2010- 01

  • CR和DR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活体茎突解剖学观测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及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活体茎突解剖学观测中的意义.方法210例茎突受检者CR、DR拍片后,行反转,边缘锐化,调节窗宽、窗位,放大,4种联合后处理,在显示茎突清晰的图像上分别测量茎突长度、前倾角和内倾角.结果茎突长(24.34±3.55)mm;前倾角(19.21±3.08......

    作者:赵勇;李慎江;朱峰;刘德斌;梁文杰;崔学峰;朱岩 刊期: 2010- 01

  • 肺叶间裂变异的64层MSCT多平面重组图研究

    目的为影像学诊断提供肺叶间裂的变异资料.方法运用64层螺旋进行CT扫描,选择451例肺部无明显病变或手术影响观察肺叶间裂的患者,应用MPR技术显示、观察并统计肺叶间裂及其变异情况.结果451例被检查者中有肺叶间裂变异者占69.18%(312例);其中,右肺变异者占62.53%(282例),左肺变异者占18.18%(82例).右肺282例中177例存在一种变异,105例合并其它变异.左肺82例中25......

    作者:黄昊;王亚非;单秀红;谌业荣;胡曙东;倪恩珍 刊期: 2010- 01

  • 幕下小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与影像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幕下小脑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影像学观察及其对照研究,为幕下小脑上手术入路中桥静脉的保护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分别对20例(40侧)上矢状窦和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22例(40侧)DSA静脉相、20例(40侧)CTV和20例(40侧)MRV图像进行观测.结果以显微解剖结果作为对照标准,DSA、CTV和MRV分别观察到89%、40%和38%的桥静脉,测得的直径值分别大11%、17%......

    作者:邓雪飞;陶伟;刘斌;陈方宏;夏春华;韩卉 刊期: 2010- 01

  • 64层螺旋CT在门腔分流模拟穿刺角度测量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对非肝病患者及肝硬化患者模拟穿刺途径与门静脉右支及肝中、肝右静脉夹角的测量,以期为肝内门腔分流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选取上腹部64-MSCT扫描非肝病被检查组共40例;肝硬化组符合纳入标准14例.用智能追踪技术启动扫描.并将所得数据在GEADW4.2工作站进行处理.结果无论正常组或肝硬化Child-PughA、B分级组,肝中、肝右静脉1、2、3cm和门静脉右支1、2cm间的模拟穿刺途径与肝静......

    作者:王剑华;周庭永;杨新文;吕发金;张本斯;张琳;刘本菊 刊期: 2010- 01

  • 面神经颞骨内段斜矢状断层切片与HRCT图像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颞骨内面神经管各段及邻近结构在斜矢状断面上的形态规律及影像学表现,为该区影像诊断及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15例成人颞骨利用火棉胶包埋薄层切片技术制作成层厚1.00mm的斜矢状位连续薄层断面标本,并与之对应的HRCT扫描图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斜矢状断面可良好显示颞骨内面神经管及其邻近结构对面神经膝部,面神经水平段及垂直段、前庭导水管等结构显示好.面神经垂直段全长(14.95±1.31......

    作者:张博;杨景武;王航辉;段菊如;张建国;董伟家 刊期: 2010- 01